Home > Article > 南宋的文學概況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南宋的文學概況

整個南宋的歷史,既是一部屈辱投降的亡國史,也是一部英勇悲壯的鬥爭史。從高唱「待從頭收拾舊河山」的岳飛到高唱「人生自古誰無死」的文天祥,一位位頂天立地的民族英雄,聳立在中華民族的史冊上,為我們樹立了愛國主義的光輝榜樣。

南宋文學的分期與南宋歷史的分期有所不同,它以陸游、辛棄疾為界,分為前後兩期。

一.南宋前期文學

這一時期的南宋文學(包括南宋初期十四年和中期的前六十餘年)以愛國主意為主流,湧現出不少有成就的作家和作品。

南宋初期,在民族危亡的動亂年代,在抗戰派和投降派的激烈鬥爭中,反對民族壓迫、民族投降的愛國抗戰思想,成了進步作家的共同傾向。他們突破了江西詩派和大晟詞人形式主義文風的束縛,寫出了許多慷慨悲壯的愛國作品。

在詞壇上,較早的著名抗戰派詞人張元干,第一位用詞作為武器參加了抗戰派的政治鬥爭,代表作有《賀新郎.夢繞神州路》等,稍後的張孝祥是南宋早期愛國詞人中影響較大的一位,代表作有《六州歌頭.長淮望斷》等,他們的詞反映了對入侵者的仇恨,對投降派的憤怒,表現了強烈的愛國熱情。這些慷慨悲壯的詞章,上承蘇軾的豪放風格,下開辛棄疾愛國詞派的先河,成為當時詞壇的主流。

當時還有一些主戰派的愛國將相如李綱、岳飛等,雖然不是詞人,但因他們主戰最堅決,又站在抗金鬥爭和反投降鬥爭的第一線,他們的詞所反映的愛國思想和戰鬥精神最為強烈,往往為一般詞人所不及,代表作有岳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等。

此外,婉約派詞人李清照本來對晏幾道、秦觀比較推崇,一向以寫愛情離愁著稱,渡江後也在時代的影響下改變文風,寫出了一些富有愛國思想的詩篇和反映鄉國之痛的詞章。

在詩壇上,由於南渡初期民族矛盾尖銳激烈,愛國主義也成了主導傾向。原來屬於江西詩派的一些作家經歷的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生活,也激發出強烈的愛國思想。他們後期的詩突破了江西詩派形式主義的束縛,在內容和風格上都有了明顯的轉變,當時比較著名的愛國詩人有陳與義和曾幾。​

陳與義原是江西詩派後期的代表作家,被稱為「三宗」(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之一。 南渡以前,他的詩主要描寫自然景物,抒寫個人的生活情趣,對現實表現了冷漠態度,反映了江西詩派的共同傾向。南渡以後,他比較廣泛的接觸了社會現實,體會到了杜甫詩中所表現的愛國精神,於是他效法杜甫,寫出了一些諷刺投降派,要求抗擊侵略者的愛國詩篇,風格也轉向蒼涼悲壯,如他寫於 1130 年的《傷春》中以「初怪上都聞戰馬,豈知窮海看飛龍」對敵騎攻破國都、皇帝逃入窮海進行了辛辣的嘲諷。但由於他沒有完全轉變對社會現實的消極態度,所以這一類的愛國詩篇數量不多。

曾幾也是當時的一位愛國詩人。他是陸游的老師,不僅教陸游詩法,也向他灌輸了憂國憂民的愛國思想。南渡以後,他寫了一些憂傷國事、關懷人民的愛國詩篇,代表作有《寓居吳興》等,但畢生的主要志趣還是寫描繪自然景物的詩歌。

儘管如此,在南渡初期江西詩派的影響還彌漫一時的情況下,陳與義、曾幾等能首先衝破它的束縛,寫出一些反映愛國思想的好作品,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

南宋中期,文壇上出現了兩位傑出的愛國作家,一位是愛國詩人陸游,一位是豪放派詩人辛棄疾。他們出生在南宋初年的戰亂時期,而在宋、金對峙時期生活的更長。當時,南宋小朝廷基本上一直由投降派掌權,偏安東南,已經很少想到抗戰北伐了。不少士大夫、文人面對這種現實,也失望了、消沉了。而陸游、辛棄疾卻高舉愛國主義的旗幟,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抗敵要求,唱出了這一時代愛國主義的最強音。他們的作品,比南宋初期的詩詞戰鬥激情更深沉,悲憤之音更強烈,這是時代特點在他們作品中的反映。

與陸游同時的愛國詩人還有范成大(1126-1193),號石湖居士,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傳世,與尤袤、楊萬里、陸游合稱為「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范成大出身比較貧寒,但仕途比較順利,官至參知政事,是南宋詩人中最為顯達的一位。他在 1170 年出使金朝時寫了七十二首紀行絕句,反映了中原遺民的悲慘生活和他們渴望回到祖國懷抱的迫切心情,這是他愛國詩的代表作,如其中的《州橋》:「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問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他年輕時比較關心人民,寫過一些同情農民疾苦,揭露殘酷剥削的詩,著名的有《催租行》、《後催租行》。晚年還寫了一些田園詩,著名的有《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除描寫田園風光外,還反映了農民勞動生活及他們身受的剥削,對以閒適為特徵的傳統田園詩有所發展,范大成也因此被稱為田園詩人。

此外,楊萬里(號誠齋,1127-1206)也是當時一位比較關心國家命運的詩人,有一些直接抒寫愛國感情的作品,如組詩《初入淮河四絕句》,還寫有一些反映農民生活的詩,對他們的疾苦深表同情。但這類作品在他全部詩作中所佔的比例較小,他的大量作品是描寫自然風光的寫景詩。楊萬里的主要成就在藝術風格上,他吸收了民歌的創作手法,創造出一種別具一格的新詩體,其特點為想像豐富,語言活潑,詩風幽默,被稱為「誠齋體」。

與辛棄疾同時代的愛國詞人還有陳亮(1143-1194)、劉過(1154-1206)。陳亮字同甫,世稱龍川先生,有《龍川文集》、《龍川詞》傳世。平生力主抗金,善寫政論,與辛棄疾有深厚友誼。他是著名的辛派詞人,他的詞與辛詞一樣充滿愛國激情,風格豪放,鋒芒逼人。在寫作方法上,一般都用明指直陳,比興手法較少,這是與辛詞不同的地方,文采也不如辛棄疾,代表作有《水調歌頭.不見南師久》等。劉過號龍洲道人,也是一位力主北伐的愛國詞人,寫有兩首《六州歌頭》哀悼岳飛,對英雄的屈死表示了很大的憤慨,並抒寫了思念故國之情,表現了較為強烈的愛國思想。有《龍洲詞》傳世。

在散文方面,北宋的詩文革新運動經過北宋末年的一度低沉,到南宋繼續發生廣泛的影響。在這民族災難深重、民族危機嚴重的年代裏,抗金愛國成為詩詞等文學作品的重要主題,散文更成了打擊侵略者和揭露投降派的重要武器。在北宋諸大家的影響下,當時一部分上書言事的政論文義正辭嚴,表現了作者對現實政治的深刻認識和要求抗金北伐的鮮明態度。在這方面的代表作家,主要有胡銓、陳亮和葉適。

總之,以陸游、辛棄疾等為代表的南宋前期文學,從思想內容上看,主要是抒寫堅持抗金北伐的愛國情懷和在投降派壓制打擊下報國無路、壯志成空的滿腔悲憤。從藝術風格上看,主要特點是慷慨激昂,悲壯蒼涼。

南宋後期文學

南宋中期的後三十年來,宋、金對峙局面比較穩定。自從 1163 年張浚北伐失敗後,金朝因內部政變和階級矛盾加劇,國勢逐漸衰弱,無力南侵;南宋習慣於偏安局面,更無北伐之意,雙方一直維持著和平局面,雖曾發生過小規模戰爭(1206 年韓侂胄北伐),但牽動不大。南宋統治集團一方面殘酷地壓榨人民以供自己揮霍,一方面又利用官職和金錢麻醉沒有雄心壯志的知識分子,一種苟安享樂、得過且過的風氣影響到文學領域。在文學作品中,愛國主義的呼聲逐漸微弱,逃避現實、雕琢辭藻的作品一天天多起來,在詩壇和詞壇上又一次出現了一股衰靡之風。

以姜夔為代表的南宋後期婉約派詞人繼承周邦彥的道路,專在藝術技巧上下功夫,脫離現實的傾向較為嚴重。姜夔號白石道人,精通音律,能自己作曲,有《白石道人歌曲》傳世,多咏物記遊、戀情相思、應酬唱和之作,講究格律詞藻,詞風清空高曠,藝術造詣較高,開創了風雅詞派,也稱格律詞派,代表作有咏梅詞《暗香》、《疏影》及反映故國之思的《揚州慢.淮左名都》等。這一派的詞人還有吳文英(號夢窗,有《夢窗稿》傳世)、史達祖(號梅溪,有《梅溪詞》傳世)等。

在詩壇上則出現了四靈詩派(指當時生長於浙江永嘉的四位詩人:徐照,字靈暉;徐璣,字靈淵;趙師秀,字靈秀;翁卷,字靈舒),其詩歌以五律見長。他們對待現實的態度是不談世事,清閒自得;因此其作品內容狹窄,情調閒逸,專在煉字煉句上下功夫,於是詩歌也走上了脫離現實的道路。

南宋後期還出現了一些江湖詩人,這些人大都是一些落第文人,由於仕途失意,只得流轉江湖,靠獻詩賣藝來維持生活。杭州一位書商陳起把他們的詩集陸續刻印並合稱為《江湖集》,江湖詩人因而得名。他們詩的內容和風格都比較雜,部分作品能反映時事,但大體沿襲四靈派詩風,代表作家有姜夔、戴復古、方岳等。

這一時期還出現了詩詞兼長的劉克莊(1187-1269)。劉克莊號後村居士,有《後村先生大全集》、《後村長短句》傳世。他的早期詩歌沾染了江湖詩人的習氣,後來轉而傾向陸游,其詩詞體現了陸游、辛棄疾的愛國精神和豪放風格。他是陸游愛國主義詩風最好繼承者,也是南宋後期成就最高的辛派詞人。他生活在南宋末年,經常在詩詞裡流露對國家危機和人民疾苦的關心。但他的作品感情不如陸、辛強烈,藝術風格也不夠深沉,代表作有《賀新郎.北望神州路》。

南宋末年,蒙古發動大規模的掠奪戰爭,宋王朝面臨覆亡的威脅。在這民族危亡的時代,人們心頭又燃起了愛國的激情和反抗的火焰,南宋文壇上又一次放射出愛國主義的光輝,出現了一批愛國詩人,南宋大臣、民族英雄文天祥(1236-1282)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官至右丞相兼樞密使,有《文山先生全集》傳世。為了挽救南宋覆亡的命運,他進行了出生入死的鬥爭,寸土血戰,百折不撓,直到兵敗被俘,仍然誓死不屈,表現了極為光輝的愛國精神。他的詩歌是他戰鬥生活的紀錄,民族氣結的寫照,表現了不屈不撓的鬥志,展示了他崇高精神風貌;被俘後的部分作品表現了國破家亡後悲涼沉痛的心情,具有杜詩慷慨沉鬱的風格。曾自編詩集《指南錄》(取「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之意),代表作有《金陵譯》、《正氣歌》、《過零丁洋》等。

除文天祥外,宋末較有影響的愛國詩人還有汪元量(生卒年不祥),他本是宮廷琴師,宋亡後隨六宮被俘至元都燕京,晚年自請當道士,歸老南方。他對「亡國之苦,去國之戚」有深切感受。他的詩著重反映南宋亡國的歷史,寫元兵踐踏江南及皇室被俘北上的種種情況形,有「詩吏」之稱,風格沉鬱淒絕,有「亡國之音」的特點,代表作為《湖州歌》九十八首 。

宋末詞人中比較傑出的是劉辰翁(1232-1297,號須溪),他的詞句繼承了辛棄疾的傳統,富有愛國主義精神,大部分詞作寫於宋亡以後,表現了亡國沉痛和對現實的強烈不滿,但由於看不到國家民族的前途,詞中充滿愁苦之音,風格悲咽沉痛,缺乏辛詞的豪情壯氣。有《須溪詞》傳世。

陳亮、劉過、劉克庄、劉辰翁等在詞風上都明顯地受到辛棄疾的影響,形成了南宋中葉以來聲勢最大的愛國詞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