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早晨的臺灣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早晨的臺灣

早晨的臺灣洋溢著朝氣,活力澎沛,生機勃勃,真好!

每次回臺灣,清晨,我都要到住家附近的小學運動場作健身活動。臺灣中小學校的運動廣場,都有一橢圓形的跑道,鋪上柔軟的維尼龍塑膠,在跑道上健走,真是舒服透了。

政府規定:學校的運動場,早晨和傍晚,非學校上課時間,都得對外開放,讓民眾多一處活動場所。真是功德無量!

我每天去活動的小學運動場,位處高雄市區。早上六時左右,從住家出發,步行約十分鐘到達。運動場活動的人已真不少,最早的五點不到,天色尚一片朦朧已開始活動了。各路英雄齊聚,雖不能說是人潮擁擠,卻也聲勢不弱。廣場上團體性活動人數最多,氣勢最盛的首推元極舞的娘子軍了。紅色的 T 恤上衣,配上白色長褲,優雅的音樂聲中,動作整齊劃一,婀娜的舞姿,叫人目不暇給。這一次回去,見到娘子軍們的元極舞,多了一套扇舞,人手一把紅色大扇,舞動時扇子開閤,嘎嘎有聲,極為壯觀。

團體活動中另有一組名叫宇宙健身操的,參加活動的也是中老年的娘子軍居多,黃色上衣配上白色長褲,腰間繫上綠色布巾,人數聲勢也都不弱。有一名為首的指揮者,領頭做著各種不同的肢體動作,配合著音樂節拍,整齊劃一。不一會兒,但見娘子軍們紛紛解下青巾,雙手各執青巾兩端,齊胸和在頭上,左右來回擺動做著動作。再一下子,雙手左右上下,反置背後,仍執青巾上下擺動,樣子正像洗澡時搓背。啊!我不禁驚呼:那不是台塑公司創辦人王永慶先生的毛巾操嗎?

學校大樓中廳, 有一組歷史悠久的土風舞。這一組人員的組合,好像以年輕時髦的小姐太太居多,有夫婦成對的舞者,然而陰盛陽衰,男女成雙的舞者少,女女成對的舞者多,美中不足。不時可見到單一女者,獨自起舞,她好像也自得其樂,沒有一點孤單寂寥的感覺。廳中角落有一木箱,擺放每天跳舞時的音響設備。不解的是,這一組歷史悠久的土風舞,人數日見減少,似乎舞風不盛了。

另外要一提的團體是法輪功大法。學校另一大門入口過道大廳,磨石地面是他們修道練功之所,人數大約十餘人,大師們席地而坐,盤腿合十,口中喃喃唸經。間或起立,雙手交疊,置於腹間,再則兩手合十,平胸伸出,末了雙手高舉至頂,口中仍是唸唸有詞,聲音低不可聞。十多年來,未見練功者有所增加。雖然每天早晨,廣場旗竿中間臨時懸掛起的黃色幅條,上面書有:「歡迎參加法輪功,傳授法輪大法,絕不收受費用」。雖是如此,法輪功在臺灣,信眾似乎並不多。臺灣是個宗教信仰絕對自由的地方,法輪功在臺灣不能很快發展,可能是臺灣原來已有的宗教已很多,信眾也多,後來的法輪功已不易爭到信徒了。大陸對法輪功視為洪水猛獸,似乎大可不必,聽其自然可也。

團體的活動談了,再說那些佔大多數的散兵遊勇吧。在廣場橢圓形跑道上,繞圈子活動的可真多,這些可算是遊勇們吧。不約而同的,大家都齊一方向走動,免得撞頭碰腦。三兩人一組慢跑的,多屬年輕的小夥子。南部氣候熱,兩三圈跑下來,已跑得汗流浹背、衣衫濕透,率性脫掉,袒胸露背上陣。慢步疾走的,多屬有點年紀的老伯伯和老婆婆們,我便屬其中的一位。從外圈走到最內圈,最內圈走到最外圈,共十六圈計時約一個鐘頭,可也走得滿頭大汗,這一天的運動量也就夠了。

再說運動場四周角落的散兵們吧,那可是各色各樣,俱領風騷了。那邊樹下有打太極拳的,馬步沈穩如山,動作柔如處子,矯健若潛龍。樹旁有練撞背功的,用背把那樹幹撞得噗噗作響哪,不時吐氣運功,聲如宏鐘。那練拍手功的,三五一堆,掌聲清脆響亮,不絕於耳,把手心都拍得通紅。那練外丹功的,雖然動作不停,矮身甩手,但卻是靜悄悄地沒有一點兒聲音。你得注意身旁那位練倒走功的老兄,說不定倒走得起勁,把你撞個正著。還有樹蔭座椅那邊,老先生、老太太聊得真好,雖然沒有在動著,起個早兒呼吸新鮮空氣也是好的。

最令我懷念的是那位老兄,每天早晨定時,他都要帶來他的手風琴,來到廣場邊固定的一棵大樹下,脫下拖鞋,光足站在圈圍大樹的石磚上,瀟灑地拉起他的手風琴來,好像是街道邊賣藝的音樂家。但不同的是,他沒有把帽子擺在面前,好讓人丟錢,倒像是早起的運動者,只是來湊湊熱鬧,練習練習他的技藝。他拉的曲子多半是臺灣流行的小調,和一些熱門的流行歌曲。他老兄站在石磚塊上,一面腳板抖動作拍,搖頭擺腦,一副自得其樂的樣子。這一次回台灣,多次到小學的廣場晨運,一直沒見到這位老兄出現。我心中正在納悶,拉手風琴的這位老兄,別後是否無恙?今天是否會出現?正在惦念著時,他老兄施施然拖著拖鞋出現了。仍然在老位置就位,不一會,抑揚頓挫的手風琴音,一如往昔飄現,令我鬆了一口氣,不禁歡呼了起來。

美好的時光很快溜過,旭日東昇,這個時候是七點多了,學校的孩子們開始上學了。校門口一個個童稚可愛、歡笑跳跑的學童們上學來了,他(她)們有的背著大書包,有的拖著二輪似行李包的書包。顯然是書包太重背不動了,改用拖著的書包方便些,小學生的功課是不是太重了些呢!

接送學生的家長,多半騎著摩托車上學校,後座坐著孩子,緊緊抱著爸媽的身體。也有駕小包車送孩子上學的,不過應屬少數。走路伴送孩子上學,或是讓孩子自行走路上學,應是住家離學校不遠的。學校附近過街路口,都有老師或家長義工,做起維護學生過街的安全工作。揮著旗子、吹著哨子,忙著在指揮交通,當起學生們的安全守護天使。我也踏著輕快的腳步,結束了一天的晨運,回家吃早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