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愛好攝影渡晚年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愛好攝影渡晚年

我在石氏基金會第二十四期的季刊,曾寫過一篇《老年人的最佳遊戲》是打橋牌一文,那是基於可減緩發生老人癡呆症的觀點而作。其實有關老人保健的遊戲有多種,每個人也有各種不同的喜好。我的家鄉有句順口溜說:「油炒波蘿菜,各人心喜愛。」可說是實話實說。我的另一個老人保健遊戲-攝影,便是其中一例,相信文友們也各有所鍾。

石氏基金會第二十二期,《我底土包子畫像》一文,描述我在三十年代讀小學時,不聽父母的告誡,不畏舟車多日之累,偷偷由家鄉貴州省,遠走數千里外的南京、上海等繁華都市遊歷的土相。當我在冠蓋雲集,燈紅酒綠的市囂上看見許多似曾相識的明星照片時,便種下將來學攝影的念頭。返回家鄉就讀中學時,就去照相館買了一架美國出產,最簡單的科達相機,光圈只有大小兩種。幾個月後,照相館老板便向我兜售另一種較高級的美國「達爾美」用玻璃底片或片包軟片相機。半年後,這家為我沖洗相片的照相館老闆,又再向我推銷更高一級的美國 Argus 新聞記者用的大方型相機。照相館老闆看我是個攝影迷,特為我拍了一張半身座像,並將它放大成真人一般尺寸的大照片,擺在臨街的展示櫥窗作為宣傳品。又藉機向我推銷一架昂貴的德國製「祿來可德和萊卡」相機,並教我自行在家中設置暗房沖洗。可惜這些貴重器材及那張斗大照片,都在一九三九年二月四日,日本侵略者的燒夷彈轟炸下化為灰燼,至今仍使我心痛如刀割。

一九四九年底,在慌亂中丟棄了所有照相器材到了台灣後,因為已發明閃光攝影,又購置了全套設備作為閒暇活動。等到彩色攝影問市,更是樂此不疲了。

一九九四年移居美國後,仍是相機不離身。由於科技日新月異,膠捲相機已被數位相機取代,而數位相機現又漸被電話手機取代,將來的攝影工具是什麼形象,不得而知。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戰敗的日本在美國的庇蔭下,全力發展科技。除了取代德國成為相機王國,取代瑞士變成手錶王國外,又圖與美國在科技方面並駕齊驅。我們所面對的世界將會瞬息萬變。果爾,滄海桑田,不堪回首。由於科技的日新月異,時代已從「數英雄人物還看今朝」要改變為「數英雄人物要看明朝」了。

現在回到本題,攝影嗜好是老少咸宜的遊戲,尤其是老年人用來打發時間的良方。台灣有兩位政要熱愛此道,一位是曾任總統的嚴家淦和立法院長的張道藩。還有一位業餘攝影名人郎靜山,也是隨身攜帶攝影相機的。他在一百零三歲時,到台灣東西橫貫公路去捕捉景物攝影時發生車禍,跌出車外,竟未受傷,是不是他那隨身攜帶的相機保護了他呢?我亦已步入八十八歲,也在嚐試著學這些老人手不離機地歡渡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