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憶臺北小吃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憶臺北小吃

民國 39(1950)年 5 月到台灣,至民國 86 年 4 月來美國依親,居留臺北達四十八年,見聞博多,此文談談臺北小吃。

那年代,有數百萬大陸軍、公、教、民眾匯集到台灣,臺北是首善之區,居留者眾。有人推出各種口味的家鄉小吃來維持生活,比如燒餅、油條、包子、饅頭等等。後來,就變成普羅大眾的日常食品,與台灣美食交相輝映。

我婚後住信義路三段,是現在大安森林公園位置,每天走路去上海路陸軍總部上班,中途在永康街口吃兩套燒餅油條和一晚豆漿加蛋,總共台幣五元。下班時,偶爾在永康街對面連雲街口一家小吃店吃一碗擔擔麵。此店有獨特配料,口味和生意非常好,好到常常關門,說是工作太累找不到幫手。後來結束店面營業,在樓上賣擔擔麵條,還是生意興隆。

當時每天路過東門市場,市場門口有一家國際麵包店,賣一種水果蛋糕,美味可口。我們一家老少六口都喜歡吃,後來長子在金門服兵役,我還寄去為孩子解饞。當時初次見到美國花生醬罐頭,這家店也有賣。

我走路過金山街萬國戲院之後,常會轉到巷子裡,繞過金甌女中、由杭州南路進入陸軍總部,卻在無意之間遇到一位男子,背著箱子喊賣方糕,是用糯米粉包豆沙,放在有福、祿、壽、喜等字的模型裏蒸成方形,是道地上海點心,正合我一家胃口。吃了幾年,吃到這位男士不在,別處也買不到為止。同樣地有一種豆酥糖,是蘇州特產,別具風味。有位蘇州「老天祿」師傅,在家裡製好了賣,也是我一家人吃到這位師傅不在,別處也買不到為止。

東門市場對面有一家中藥店,搬到永康街口,改行賣滷味,口味獨特,門庭若市,我是常客。不久店東過世,女主人力不從心,把整個店盤給夥計,由他們在對街郵局附近繼續經營,也是有聲有色。這家店叫「逸華齋」,但記不得是老店名或是夥計的新店名。

在老滷味店右邊近大安橋有一家餃子館,用海鮮配餡。生意發財之後老闆移民美國,由上海人陳良接手,也發財移民美國。這家餃子館右前方隔大安橋,有一家牛肉麵館,晚上開張,做夜間生意。當時沒有夜市,牛肉麵還默默無聞,很久以後才出現老張牛肉麵,這一家也算是開牛肉麵、夜市的先河。

鼎泰豐原是在重慶南路台灣銀行對面賣食油,我也曾惠顧。後來出現在永康街口改賣餐點。我不識泰山,跑去要買兩個包子,根本沒人理會。在食髓知味之後,就一次買三種不同口味包子各二十個,帶回一家人慢慢吃。

永康街向裏走靠左手有一家賣「蟹殼黃」的,令人聞香下馬。其口味有勝於永和豆漿店燒餅,差可比擬馳名大陸的蘇北黃橋燒餅。

永康街向裏走靠右手巷子裡還有一家賣冷凍水餃,獨樹一幟,小有名氣。後來到處都有餃子館,蔓延整個台灣。

台北小吃並非全在信義路,西門町中華路一帶更是精華薈萃、櫛比鱗次,可以吃到各種口味。譬如:鍋貼酸辣湯、葷素水餃、豆花油餅、海鮮麵、真北平牛肉夾餅、狗不理包子、一條龍蒸餃、理教會門口水煎包綠豆稀飯、饅頭鍋魁、隆記上海菜、桃源街牛肉麵、世運麵包、新陶芳鹽焗雞、延平南路清真館牛肉煎包、開封街花生湯、乃至國軍英雄館的快餐,以及大排長龍、全是捧著碗在路邊吃的阿忠麵線等,無不膾炙人口。

南門市場在台北集大陸、台灣各種口味食品之大成,小吃不勝枚舉,因為空間有限,只能買到家裡吃。有一年,我們一家人連吃了二十幾盒新出爐的寧波口味月餅。曾有老同事徐家權遠道來台北,在附近歷史博物館開書畫展,我在南門市場買來全是他家鄉浙江口味小吃招待。

台北有很多寺廟提供素席,善導寺是其中佼佼者,還設有專用食堂。素席中有不少點心、冷盤,是另類小吃。常見的有素雞、素鵝、素火腿、素肉鬆、烤麩、八寶飯等。亦如一般餐廳,可以單獨訂購。

台北又有很多夜市,以吃喝為主,各有一片天地。小吃形形色色,琳瑯滿目,多是本地口味。如像:蚵仔麵線、炒米粉、滷肉飯、肉燥飯、排骨飯、油飯、鴨肉扁、蚵仔煎、豬血糕、潤餅捲、芋頭冰、刈包、貢丸、花枝、麻油雞、蛇肉湯等等,不一而足。場面則是人氣旺盛,或呼朋引類,或好友相聚、把酒言歡,益增熱鬧氣氛。遂吸引大批觀光人潮,以及取經者,也會乘機大快朵頤。

大街小巷中常有人叫賣一些點心小吃,包括烤蕃薯、臭豆腐、酒釀、花生、粽子等。生意總是有人照顧。

上述小吃之外,特別介紹青年路青年新城的一位芳鄰,他每天晚上在大廈走廊上賣一種「鍋貼饅頭」,形狀像茄子,貼在圓底鍋上燒烤,趁熱來賣,供不應求。我百吃不厭,還買來送給同鄉親友分享,莫不歡喜叫好。這種饅頭台灣少見,在大陸北方則很平常。

青年路只在青年新城這一邊有建築,不過百多公尺長,有一半以上的店賣珍珠奶茶,形成一條「珍珠奶茶街」。這是新興的台北小吃,已向國外推廣,乃台北之光!

最後,臺北出現了漢堡、炸雞、冰淇淋、可樂,小吃形成中西合璧,再再衝擊到臺北的飲食文化。最明顯具體的是改變了小吃界的經營方式,賣場佈置,尤其是桌椅設計,更吸引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