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淺談唐詩、宋詞、元曲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淺談唐詩、宋詞、元曲

八歲時,家母教我背千家詩,從七絕第一首《春日偶成》,一首一首往下背。由於童年背詩的基礎,中學時代背唐詩、宋詞就特別容易。

初中時喜歡宋詞甚於唐詩,遂讀了王國維的《人間詞話》,買了一本《詞選》放在床頭,睡前若有暇便翻它一翻。高中時學元曲,唸了「枯藤老樹昏鴉」,立刻瘋狂愛上元曲,於是買了一本《元明清曲選》,閒來無事,便翻開來讀幾首。

年歲漸長,反而喜歡唐詩勝過詞曲。少年時喜歡李白,如今,更敬重杜甫。

元曲飄逸自然,好似少不更事不願受拘束的少年。宋詞婉約豪放,好似情竇初開,初識愁滋味的青年。唐詩雄渾穩重,氣韻高雅,好似滿懷壯志對生命充滿希望的壯年。

當然,詩、詞、曲是不同時代背景的文學形式。唐朝從貞觀到開元,大約有一百五十年的太平盛世,國力強大,所以初唐的詩人眼光氣勢皆大,才會有「一片孤城萬刃山」「黃沙百戰穿金甲」的豪語。李白更是狂傲「仰天大笑出門去,吾輩豈是蓬蒿人」。即使安史之亂後,車轔轔馬蕭蕭中「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的用字遣詞依然氣勢不凡。尤其他形容「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從體驗時艱中,抒發細膩的感懷,那種悲天憫人的胸襟,也是在宋詞、元曲中不易見到的。

到了中唐,錢起還有「霄漢常懸捧日心」的忠君愛國之雄心壯志,柳宗元尚有「城上高樓接大荒」的遠見。即使到了晚唐詩人李商隱,細膩悽美中,仍不失高雅的韻味;雖然是「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他也能自我安慰,「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唐衰亡後,五代十國都沒什麼大作為的君主。後晉的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給契丹後,從此中國北方門戶大開。宋朝立國先天不足,趙匡胤沒有好兄弟,後代又出了不爭氣的徽、欽二帝,再加上康王的茍且偷生思想,南、北兩宋皆是積弱的王朝。宋詞的氣勢當然遠遠比不上唐詩。

提到宋詞,不得不從唐朝末年的花間詞派說起。北宋初年的詞人,受花間詞始祖溫庭筠的影響很大,多只知吟風弄月,燃香賞花。溫庭筠吟的是「玉樓明月常相憶」、「牡丹花謝鶯歌聲」,眼裡看的是「畫羅金翡翠」、「畫屏金鷓鴣」,點起「玉爐香」燒個「紅蠟淚」,詞藻之華麗動人,很容易令人喜愛。到了宋朝初年,那些詞人作起詞來越發的婉約多情。宋詞以花間婉約派為主流,直到出了千古風流蘇東坡,一改婉約為瀟灑豪放,到南宋又出了更豪氣雲千的辛棄疾,把豪放派推到了最高峰。

唐詩重理性,宋詞重情性。五代後唐的李後主多情,兩宋詞人更是個個多情。一代大文豪如歐陽修者不但寫出「人間自是有情癡」,還癡到去「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歐陽修愛掉淚,兩宋詞人,不論婉約派還是豪放派個個都好哭。張先是「眼中淚、心中事、意中人」;范仲淹「酒入愁腸化做相思淚」。流連煙花巷的柳永,每天醉的不知酒醒何處,落魄無奈中也只有「執手相看淚眼」。晏家父子也愛哭,晏殊官至集賢殿學士,還會哭到「羅巾掩淚」;可能他「當時輕別意中人」,到後來動不動就「檻菊愁煙蘭泣露」吧!他那兒子晏幾道更是多情,不但「紅淚歌金縷」,還「夜寒空替人垂淚」。瀟灑如蘇東坡者,哭亡妻哭到「惟有淚千行」。秦觀更是動不動就哭,聽到鳥叫會哭「枝上流鶯和淚聞」,看到楊柳「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哭成這樣怎不叫人同情。周邦彥更哭到「悽惻、恨堆積,淚暗滴」,他半夜睡不著覺也哭得「淚花落枕紅綿冷」。李清照「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所以少年人讀宋詞,很容易被感動。

杜甫也愛哭,但「杜陵野老吞聲哭」,哭的是為國為民。兩宋詞人哭的是兒女情長。宋高祖杯酒釋兵權後,讀書人的壯志消沉,不必保家衛國,一個個感情都很豐富,寫不完的相思血淚。

康王渡江以後,是為南宋高宗。那時已經是殘山剩水半壁江山,高宗不知勵精圖治,還在那陷害忠良。所以南宋的詞人,也沒一個有好心情的。豪氣雲千如辛棄疾者,年輕時「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也免不了愛哭。他看到那些「江左沉酣求名者」失望中也忍不住掉下英雄淚。他為情哭,也為江山哭。「相思字,點點淚珠盈掬」是為情,「紅巾翠袖,揾英雄淚」是為江山。

宋朝的積弱不振,蘇辛再怎樣瀟灑豪放,也寫不出唐詩的氣勢。

說元曲之前先談談蔣捷,他原是宋朝末年的進士。宋亡以後隱居不仕,守著窗兒填歪詞。他作的《虞美人.聽雨》一詞燴炙人口,《一翦梅》的「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也是傳世名句。我更喜歡他的《梅花引》「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那白鷗真把人問得啞口無言。所以宋詞到了晚期,又多了蔣捷的纖巧一派。作文章,忌用重字。蔣捷偏愛用重字。看他這首折花詞,一首詞中用了幾個「折」字?

「人影窗紗,是誰來折花。折則從他折去,知折去,向誰家?簷牙枝最佳,折時高折些。說與折花人道,須插向,鬢邊斜。」

宋末那個時代,已是山河破碎,孤臣無力以回天。既然江山社稷都沒救了,詞人反而看開了,漸漸都不哭了。蔣捷愛耍奇巧,讀過他的詞裡,倒沒見到一滴眼淚。南宋的婉約派漸漸走上了清空閒適的風格,也是元曲風格的先驅。

再來看元曲的小令作家,真的是一派閒適,你釣魚、我釣魚、他也釣魚。不識字的煙波釣叟可以傲殺人間萬戶侯,真給了討厭升學聯考的高中生不讀書的最佳藉口。

元曲描寫自然景物,曲曲都空靈秀美,尤其著重於色彩的描繪,試看白樸的《天淨沙.秋》「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落日色金,殘霞可能有橙、紅、紫多色,再加上寒鴉飛鴻,青山綠水及地上的花草,那色彩真是豐富極了。張可久的《迎仙客》,王實甫《西廂記》的《長亭送別》,也同是色彩繽紛,都是一幅幅美麗的畫圖。

元朝的文人雅士在異族統治之下,都不願求功名,不出來作官,於是都隱居山林。人無所求品自高,所以元曲的小令都如清風明月,瀟灑自然。

在文學深度上,元曲不如宋詞,宋詞不如唐詩。但時代在變,文學形式自然會跟著變,帶著不同的心情去欣賞,則都大有可觀,都值得細細品讀。

再說元曲的最大成就,應該不在散曲,而在戲曲。戲曲敘述完整的故事,上承唐代傳奇,下開明清小說之先。在中國文學史上,自有其崇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