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耆老朋友看到標題中這三個奇怪的字時,一定有人會罵:「老譚這教書匠,惡習不改,又出難題折騰人啦!」且慢,請耐心聽我到來。
話說近日在網上看到一個《中國民歌大會》節目,當陜西有一位參賽者演唱《薅秧歌》,訴說陜南地區因雨水充沛,農民可種水稻,配合演出的舞蹈演員卻做出插秧的動作,被一位年長的點評專家提出糾正,說編舞者和舞蹈演員都不了解薅秧是怎麼一回事,才做錯了動作。「薅」這個字,相信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讀音和意義了,而我的家鄉廣東台山農村裡卻每個人都了解,因為這是農民每年必須做的工作。薅(音耗),《辭海》裡說,拔出草也。當秧苗種入田中,長至十寸左右,秧苗旁邊會長出雜草,那時必須將之除掉;否則雜草越長越高,搶去秧苗的肥料,影響秧苗生長,會減少稻穀的收成。
還有「糶」、「糴」這兩個字,你知道讀音和意義嗎?《辭海》載明,糶(音跳或眺),出穀也,即賣出米穀;糴(音狄),市穀也,為買進米穀。
在我的家鄉,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這樣說的,農民將稻穀運到鎮上出售時叫糶穀,鎮上生意人買米做飯時叫糴米。
我寫這篇短文,並不是要折騰諸位耆老朋友,只是覺得陜西和廣東,一北一南,相距千萬里,卻說著同樣的語言;而我們鄉下又保存了很多稀少的用字。相信我們的祖先從西北向南方遷徙那麼遠;千百年過去了,而後代子孫卻仍然講著祖先古老的語言和用古老的文字,不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