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讀石氏基金會季刊,內容相當精湛,足見耆英不凡,藏龍臥虎不一而足,欽佩之餘,亦因感觸所及而想寫下一篇,以附驥尾。特別是看著案頭一直放著的一幀與外子一同參加石氏基金會所招待的赫斯特堡旅遊的雙雙留影,更不能不感慨系之。
這真是一幀充滿幸福陽光的紀念照,記得那日排隊進入赫斯特堡,因人多,輾轉迂迴的經過一道關口,在當地攝影專業的安排下,每一旅客都留了影,我夫妻自不例外。當時並不著意,及至離開時,跟著大家在櫃前檢視照片,方看出那藍天襯托下的堡景清晰,以及我倆合影的明朗美觀。尤其外子顯得特別風采不殊,精神奕奕,笑意盈盈,立即購下,且還附加一可安於匙鍊中之小照,兩個人當時真是無限滿足,喜之不禁。更感謝石氏基金會為如此週到的招待長途旅遊,並沿途為老人們不時的停車休息方便,到旅社後,更各別的妥為安置。歸途優山美地公園,暢覽山水景觀,飲食豐盛,可謂關護的無微不至。外子與我之衷心感謝、久久不已。後將這幀紀念佳影,配上鏡框,置於案前,隨時欣賞,都有著回味欣喜。
祇是從那次以後,好像經過兩年都一直未再參加石氏基金會的旅遊了。更不幸的是,外子竟於去歲夏初一病不起,先我而去了。老而失依,悲痛無已。雖說夫妻百年,終有先後,到了年紀,天命所歸,應是自然現象。然而事到臨頭,後死苟活者情何以堪,那是無法言宣的。卻因兒孫在側,不能不多為下代著想,只好將哀傷之情,隱於心底,姑且振作精神,努力走自已未盡之路。
這以後,也曾參加了去秋石氏基金會所招待的沙加緬度火車博物館等之觀光遊覽,以及近期觀賞的春季綜藝演出,不免形單影隻的孤淒感慨,倍為悵惘。夫妻一世,大半世紀的甘苦與共,是絕對忘懷不了的。儘管彼此都有個性,相處難免各持己見,相爭不下時有可能,但一旦天人永隔,就一定只會想到他的好處,這結褵的緣份恩情豈同一般?不過日子總得一天天的打發過去,必須自尋消磨之道。我原也不是個坐待時光流逝之人,閱讀的愛好,可得一時忘情於書報之間;自修語文,聊當消遣,亦足消磨較長的空檔;偶觀電視節目,手邊作點編織手工之類,不令時空腦空,就也不覺長日難過,讓光陰一似以往有伴共處時之快速而過,則自知歸期,亦當可不覺其遠矣!
至此乃聯想及,吾儕老輩,終將不免有失伴之痛,既然不能違反天命安排,若不作自我調適又當如何?乃以此文略述本身感受,以供參改。其實真正期盼的,還是能夠相倚相伴的老伴們,千萬特別珍惜這夕陽光暉,互為維護,善作調養,保持健朗身心,及時行樂,以期白頭偕老,無病無災,才是我衷誠無上之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