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中國石窟藝術的最後豐碑 – 世界文化遺產大足摩崖石刻薦(上)
九龍浴太子|匠心獨具
走過大臥佛,抬頭就望見有九個龍頭,突出于 6 米多高的山壁之上,中間一個大的,四周八個小的成橢圓形排列,均作噴水狀。下方刻著剛出生的小太子,0.93 米高,坐在金剛盆中,赤身裸體,雙手合十,頭上環繞著兩道毫光,靈氣逼人。兩個高約 1.5 米的金剛力士,抬起金剛盆,手指天地。據導遊介紹,這個「九龍浴太子」圖,典出佛經。釋迦之母摩耶夫人四十歲時,夢見一男孩乘六牙白象,鑽進她的右腋而得孕,十月懷胎,又從右腋鑽出。太子落地時,祥雲四起,遍地芳香,兩個金剛力士手捧金盆自天而降,接太子入盆。同時天空中飛來九條金龍,凌空噴出冷暖兩泉,為太子舉行洗禮儀式。這龕石像活靈活現地再現了佛祖降生的故事。
特別讓人驚訝的是,此處山崖頂端有一缺口,原有一股山泉常年流淌,會浸蝕石刻。古代的匠人們巧妙地將泉水引入山頂的一個堰塘內,再鑿一暗道,把水引入最大的那個龍頭,由龍嘴緩緩噴出,流入太子石像前方的「河」內,然後排走,猶如杭州黃龍洞那樣。這不但化解了水害,更突現了靜中寓動,活化了「浴」太子的意境,真是匠心獨到。
華嚴三聖|古代石刻技藝的絕品
當我們來到大佛灣東南面,上方赫然出現三尊擎天柱般的巨像,並排而立。他們身高 7 米,肩寬 2.9 米,胸厚 1.4 米,頭頂崖簷,腳踏蓮台,全身突出在山崖之外,只有背部和崖壁相連,整個佛像高倨於我們頭頂之上,居高臨下,氣勢非凡。居中的是毗盧舍那佛,右為文殊,左為普賢。他們都是臉龐豐滿清秀,雙目微閉,親切慈祥,神態沈靜睿智;袈裟及地,長袖飄逸,舒展自如,儀態軒昂莊嚴。毗盧舍那二手結印,普賢雙手捧著舍利塔,文殊則平托著七級寶塔。在「三聖」身後的背壁上,刻有八十一尊圓龕小佛,既豐富了構圖的層次,又襯托了三尊主像的高大、完美。
巧妙的是,文殊左手伸出 1.22 米,懸空平托著高 1.85 米的石塔,重達千斤。這麼重的大件,為何歷千年而不墜?據介紹,原來古代匠人創造性地把古建築中斗拱的力學原理,運用到石刻中,利用佛像袈裟披肩,將石塔重力從其右手腕經大袖引至主像膝部,從而化解了巨石下墜的風險。
尤為奇妙的是,造像時匠師們將巨像的頭部適度增大,胸部相對縮短,腿腳相應加長,並使佛像前傾 25 度。這樣一來,讓觀瞻者不論在那個角度,都能感到「三聖」慈眉善眼,氣度非凡,而且似乎正欲躬下巨大的身軀,俯視著人間眾生。使人產生更為親切敬重的感覺,達到了最佳的視覺效果。古代的匠人雖不知現代透視學,卻設計了如此出色的,合乎透視學原理的作品,不能不令人叫絕!
仙境人間地獄三界並陳|前所未有
大佛灣塑造了眾多的神仙菩薩,而集中描繪仙境的當推「觀無量壽佛經變相」龕,有 160 平方米。展現了佛教理念中「西方極樂世界」的祥和歡樂盛況,人物眾多,雕刻精美,比前述北山相同題材的規模要大得多。
特別與眾不同的是,這裏竟把仙境,人間和地獄三界合併在一起,這就是「父母恩重經變相」龕。龕分三層,上層是神仙福地,釋迦牟尼等七尊 2 米多高的半身佛像,高高在上,一個個褒衣博帶,神閑氣定,正在打禪悟道。中層是人間俗世,通過十組雕像,描繪了一對夫婦從懷孕、臨盆、哺育、婚慶、成年遠行、晚年思念等情境,生動地表現了父母含辛茹苦養育子女的過程,並在每幅「圖」旁配有注解,強調了父母對子女的恩愛和子女對父母應有的孝道。所以又稱為「十恩圖」。為了突出孝道,在其左側的「報恩經變相」龕,以十二幅「報恩圖」,描繪釋迦牟尼前世和今生「割肉供父母」、「肩挑雙親趕路」等十二個行孝故事。以上二十二組圖像,很似一部連環畫,有人物,有情節,有文字,突出一個「孝」字,意在教化眾生。
下層則是「地獄變相」圖,高達 13.8 米,寬 19.4 米,以 268 平方米的篇幅,刻劃了恐怖的幽冥世界。最上面有十個小圓龕,刻著阿彌陀佛,地藏王菩薩,釋迦如來等十位佛教頭面人物,即「十方佛」的坐像;其下便是十大冥王即「十殿閻王」,他們一字排開,端坐於各自的辦案大桌後面,滿臉嚴肅。有趣的是,在桌幡上還刻著各自的名號和偈文,和現在開會坐席的名牌類似。第一殿是「秦廣天王」,傳說他專管人間壽夭、吉凶及陰間刑罰。他會根據城隍、土地、查察司的「調查報告」,權衡亡靈生前積善行惡之多少,公正判決,善者得生淨土,免受痛苦;惡者發配至不同地獄,接受責罰,權力很大。第十殿是「轉輪聖王」,專管投胎轉世,依生前善惡,投送不同去處。其餘八殿,分管各個地獄。除十殿閻王外,兩旁還有二司,書記,判官,鬼卒等,或拿文簿,或執錫杖,或掌旗,臉露凶相,神態誇張。在左下方還有一杆大秤,秤鉤上掛著一個「業」字,用以秤出亡魂生前善惡業績,故稱「業秤」。「十殿閻羅」並非源自印度,是中國佛教的創造,在這裏刻畫得真是維妙維俏。
在十殿閻王的下面就是所謂「十八層地獄」。用十八組圖像,形象地展現陰間種種殘酷的刑罰,如「墜入刀山」、「扔進油鍋」、「利劍穿身」、「毒蛇繞軀」、「倒掛鋸解」、「鐵輪軋輾」、「拔舌剜眼」、「砍手截膝」等等,既很生動又十分恐怖。
「地獄變相」最早出現於石窟藝術的是新疆千佛洞的壁畫,宋代才有少量零星石雕作品。所以寶頂山的這龕「地獄變相」圖是中國規模最大,內容最完整,形象最生動的系列石刻造像。和酆都鬼城的塑像群有異曲同工之妙。
大佛灣這龕浩繁造像,人物眾多,故事性強,形象地表現了靈魂不滅,輪迴轉世,善惡報應,懲惡揚善,行大善者可上天堂,行惡者下地獄,勸喻人們行善盡孝。這是佛家思想和儒家文化,民間世俗信仰的融合。
富於情趣的長卷式「牧牛圖」組雕國內首出
轉到大佛灣石刻的西南面,我們在一幅別開生面的名為「牧牛圖」的群雕面前,不覺停下了腳步。在將近 150 平方米的崖壁上,依著凹凸起伏的自然走勢,精心設計,雕鑿出了崎嶇的山徑,繁茂的山樹,流淌的山泉,奇特的山石,更有十名牧童(亦有老叟)分別放牧著十條壯牛。牧童們或揮鞭勒韁,或牽牛徐行,或袒胸憩睡,或吹笛,或談笑;牛兒們則或奔或臥或跪,或低頭飲水,或仰首舔舌,一派山野情趣,如詩如畫,生氣盎然。這和周圍整個莊嚴氛圍,雖迥然而異,卻亦相映成趣,為全景增色加分。
據介紹,這「牧年圖」是依據北宋進士楊次公所作《證道牧年頌》雕鑿而成,並賦予修行悟道的禪學意涵。全龕分成十二幅小圖,以不同的情境,並配有詩文,用以描繪修行者(牧人)調化自己心性(壯牛)的過程:從第一圖,初始時壯牛桀驁不羈,昂首怒吼,向山上奔跑,牧童則雙手緊勒韁繩,奮力制止。到後來牛兒溫馴地或低頭吃草,或跪地歇息,牧童們則放開韁繩,繞於牛頸,或吹笛,或嬉戲,甚至倒地而睡,連猴兒來扯其衣襟也不理會,已到達無拘無礙的程度。到最後第十二圖,人和牛都沒有了,只剩一輪亙古長存的皓月,並刻詩一首,內有「人牛不見杳無蹤,明月光寒萬像空」句,意謂經過循序漸進的修煉,最後達到「四大皆空,物我雙忘」的境界。牧牛圖作為中國詩人畫家乃至佛家的筆下題材,不在少數。但在石窟藝術中卻少之又少,大佛灣的牧牛圖如此經典,實為首出。
大佛灣的每一龕石刻幾乎都有其特色,只是限於時間,有的未及細究。當我們返回重慶市區時,已是夜幕降臨,華燈閃耀。儘管此行匆匆,卻留有極其深刻的印象。重慶大足摩崖石刻源於佛教經典,又不拘泥於經典;繼承了前期石窟藝術的精華,又有許多創新發展。在神像的造型上,前期的新疆石窟、雲崗石窟,無不受印度佛教文化的影響,大多是胡貌梵相,呲牙咧髭,面相難看。經中期的龍門石窟,敦煌石窟的逐漸演變,到大足的神像已經人化,亦神亦人,面目清秀,文靜溫和,服飾華麗,身少裸露,完成了中國化,民族化。在內容上,從神仙世界擴展到人間生兒育女,伺奉父母,耕讀紡紗,牧牛養雞等日常生活層面,使宗教藝術實現了社會化,人性化。傳統的石刻都以佛教為唯一題材,大足石刻不僅有規模巨大的佛教造像,而且也有系統完整的道教造像,特別是兼有純儒家的造像,反映了宋代「孔、老、釋迦皆至聖」,「懲惡助善,同歸於治」的「三教合流」 思想。在技藝上,在融合前期藝術成就的基礎上,以高浮雕為主,配合其他各種手法,達到了精緻,工整,渾厚,流暢,威嚴,美觀的統一。所有這些使大足摩崖石刻獨樹一幟,富有宗教、歷史及藝術價值,成為中國石窟藝術發展史上的最後豐碑,無愧於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名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