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曹穎先生所領導之中國「北方昆曲劇院」於四月來到台灣,假國父紀念館演出古裝昆曲《紅樓夢》。承邀一睹此一文學名劇,並在中場休息時間,又承田申總經理引介曹穎先生,曹知我曾創立「大鵬戲劇學校」,乃要我說出一點觀感。因時間匆促,我只能簡單應答,現在回想起來,卻有些「骨鯁」,想回應曹副院長,和就教於同好者。
昆曲原產於蘇州昆山,是從地方俚曲「昆山腔」而涵韻古典音樂文化、古典的戲劇表演和文學的最高品味;從而經過精挑細琢而走上舞臺,且融合了京戲以及一百多個地方戲曲,繼由高級知識分子與演者參與,締造了舞臺藝術的奇葩!
人謂昆曲是京劇的一個支脈,其實它的聲美曲雅,婉轉動聽,口白相仿,只是易於融合,仍有些顯著區分,只要細察就能感應。爰在觀後,一抒淺見。
忠於史實。紅劇為我中華歷史文學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西遊記四大體系之一。而此四大體系,文學記述之外,其內容皆已搬上舞臺,流傳迄今。世界人士,莫不深知,國人耳熟能詳更遑論矣!
紅劇此次區分上、下集,能在六小時以內,取精用弘,將全盤故事,環環相扣,全程表達出來,而且用「輕柔轉折,流利悠遠」的唱詞,作為最佳詮釋。冗長的時間,不僅不使觀者倦睏,反而是一種欣賞,一種享受;熟諳紅劇的觀眾,應無遺珠之憾!
勇於創新。此次演出,最大不同,就是視劇情的需要,而配搭最悅耳的音樂。在原有崑曲多采的樂器上,為達到效果和張力,能扣緊觀眾的情緒,又有笛,笙,簫,琵琶,三絃,還有西樂的大、中、小提琴,尚有京戲的全套文武場。總計樂隊男女人士,不下百人,部署在舞臺正面下端,這絕不是畫蛇添足,卻有畫龍點睛之妙。其哀傷雄壯,有時使你迴腸盪氣,有時又像萬馬奔騰!而樂者又能與臺上的演員用視覺、聽覺、感覺融合一體,更昇華了它的效果。
服裝佈景。國人每演紅劇,服裝多沿用京戲之穿著,其實京戲也有「穿破不穿錯」的規矩。紅劇是流行前清康熙、乾隆時代,故北方昆劇院之王奇、李志祥、劉樹祥、馬駿諸位先生之考證、設計、指導製作,合時合宜,頗能令人有賞心悅目之感,值得讚許!
佈景方面,因紅樓夢的賈府,是世代簪纓,連雲甲第,重樓翠廓,用舞臺劇表現出如此繁複的空間,何其難哉!在佈景道具的智慧組合之下,由王友志、朱藍根、劉之惠等諸先生負責,用圍牆和大拱門分為內外場景,拱門外以亭臺樓閣輔以畫棟雕欄,高聳屋外,並以燈光襯出其豪宅空間景象;拱門內的佈景,則以連番的道具變化來詮釋演員置身的空間。如此「立體」之設計,具見其匠心與用心。
唱腔特色。人盡皆知,昆曲的戲詞,是依照詞牌名稱,或長或短來定其內容和聲腔,與唐詩、元曲是截然不同的調門。易言之,它是「無歌不詞,無句不牌」。任你如何吟唱,都脫離不了這個窠臼,如滿江紅、青玉案、浣紗溪、念奴嬌、菩薩蠻、點將唇等。最難得的此次演出,所演的詞牌最多,真是變化無窮,難為了演員與音樂的臨忙不亂、句句琅琅配合。它不似京戲的西皮二簧…它的規則是固定的,一套即合,京戲唱腔的變化,就靠演員的修為了。
昆曲的武場,所使用的樂器,表面看來與京戲差不多,實際上它是以鼓板為首,下手樂器包括小鑼、錢鈸與大鑼、星子等。但它所用的音色,低糯而沉穩,南方還特有荸薺鼓以配昆曲優雅內斂的氣質。
演職雙優。演唱昆曲,是靠職員的專業和分工,演員的專長和錘鍊。師父是兩者的融合體,就如球員與教練、老師與學生、父兄與子弟一樣的血濃於水,方成大器。
結語
昆曲創自文風鼎盛的江南,因此他的發音有些中州韻,有濃厚的文學音樂味。它是唐詩、宋詞、元曲的一脈相承,也是他們的孿生兄弟。因其出生高貴,詞腔雅麗,無句不離詞牌,更顯其文學造詣之深。此番北方昆曲劇院,能勇於去蕪存菁,作過全面的索引,全面的創新,以之呈現於中外觀眾之前,誠為中華國粹表現一大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