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麗山河,天然奇景,歷史古蹟,人文積存,豐味民食……乃旅遊者所向,然在行走之中,卻往往有意外的收穫,對此我視為「偶拾」。
或出差或旅遊,到北京多次,跨越幾十年,看過北京的春夏秋冬,進了許多園林古蹟,北京的朋友說:「你這外地人,走過的北京景點比我長住北京的還多。」雖如此,但讓我難忘的卻是幾件「偶拾」。
一.天壇的回音有幾聲
北京有日、月、天、地四壇,我都去遊覽過,以天壇為最好玩。
天壇的建築,尤其它的名「聲」確不虛傳,故多次前往,還幾次碰上閉園(為國慶閱兵排練等),吃個閉門羹呢!說實在,天壇的名氣大,來遊玩的人也就很多,看天壇建築人多無礙,但照張沒有他人的相卻不容易,至於要想「聽」天壇「聲」則更費勁了。
冬日,一場雪過後,我又來到天壇門前,懷著何不進去天壇賞雪的心境,購了門票。進去後,才發覺遊客稀少,除了松柏還有綠色,便或白或灰,不時還傳來幾聲寒鴉,讓人感覺有點淒涼、滄桑。
天壇的祈年殿,靜靜地矗立蒼宇之下,格外壯觀、肅穆,在純潔的白雪皚皚之中,顯得那麼高貴、瑰麗,我盡情地欣賞起雪後天壇的美麗後,心想何不趁遊人少去皇穹宇「聽」一次天壇回音?機會難得呀。
眾人說起遊天壇,少不了回音壁、三聲石等話題。然而在人多聲雜的狀況下,卻難以享受到其中奧妙,試問真正能聽清三聲回音嗎?最多只有三聲?還是四聲,五聲呢?
到皇穹宇時,除門外有三、二個遊客外,裡面實僅我一人,回音壁至少二人才能玩,我只好玩「三聲石」:站在階前第一塊、第二塊、第三塊的位置拍手,清楚地聽到了一聲、二聲、三聲的迴響,噢!這回是確實聽清楚了,甚至站在第四塊白玉石上拍手時,聽到四聲回音,真是興奮極了,接連又玩了幾次。原來三聲石的意思是三才(天、地、人),並不是只能聽到三響回音。
二.故宮的回音
還記得 1957 年遊故宮整整花了我兩個星期日,因為單號開東邊,雙號開西邊,而且展品豐富,兩天也只能看個大概。遊故宮後,我給家裡寫信說:「金鑾殿,還有皇帝的後宮,我只花了幾角錢便進去了,這樣的事以往做夢都不敢想呢!」還有,「我看到了外國人送給慈禧太后的五個電燈泡,心想我們今天用電燈已是平常,科學的發展和進步讓我們比慈禧享福多了。」此後也多次進入故宮遊覽,都有新的感受和收穫。
離第一次遊故宮二十多年後,為照幾張相,趕在關門前進了故宮。由於不在假日,又挨近關門時間,出的人多入的少,宮裡遊客已很稀少,我也得快步前行,這結果讓我意外發現了一件異常之事。
就在我快步從太和殿往保和殿前行的過程,我發覺有緊跟我的腳步聲,回頭四處張望又沒見有人跟著,隨即我醒悟了,這是回音!原來在故宮的建築也設有回音的結構,這是至今沒見報道的事。
與此同時,我想起了二十多年前首次遊故宮時一個未解之謎。那時有人告訴我,在故宮有一個「響城」系統,皇帝一旦遇上急事,他只要對此系統喊話,則整個皇宮都能聽到,我好生好奇,故去故宮遊時便四處尋找,當然是白忙活了,那有這系統呢?
今所知回音的設置,是否就是此所謂的「響城」系統呢?
三.騰飛的九龍
一說到九龍壁,大家都會說它在北京的北海公園,其實在故宮的東宮也有一壁,1957 年首遊故宮時,意外地見到這氣勢磅礴的這一壁九龍時,真為它的藝術精湛而傾倒。北海的九龍壁是在多年後才專程去觀賞,那是單獨的雙面都有九條龍的一座建築,可能是見過了故宮的,沒了新奇、新鮮的那種感覺。
1985 年又來到北京,應黃老師的極力邀請,為她作伴再次遊了北海,正是這一遊讓我對九龍壁刻下難以磨滅的感慨。
來到九龍壁,恰華燈初上,站在壁前的小山坡上正面望去,在燈光照射下,立體感特強,層次特分明,背景特深遠,眼前看到的不再是壁,而是伸展到天際的濤滔滾滾的大海,龍不再是掛在壁上,而是騰飛在天。吖!他們正向我奔來,這非同一般的九龍飛舞美景,震撼!這是以往多次來看都沒有的。從此,對九龍壁高超的藝術總算才有了一點體驗。
蘇軾說:「橫看成嶺側成峰。」旅遊觀景,不同角度便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環境、氣氛,或不同季節、時間,也會有不一樣的收穫,而這往往是可遇不可求。那怕是常見,習以為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