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另一條絲綢之路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另一條絲綢之路

「起錨」!「升帆」!

神父剛做完祈禱,船長便急不可待地發出一連串的命令,叫船啟航。他是想趁著剛颳起來的有利的西南風,將船迅速地駛向北緯四十度的洋面。那裡有一股由西向東的日本洋流,正好能把他們送上北美洲的西海岸。在那裡,再趁著由北往南的加利福利亞的洋流,以順利地到達此行的目的地,墨西哥的阿卡蔔爾科(Acapulco)。

這是一條三桅西班牙大帆船(galleon),定期航行於菲律賓的馬尼拉和墨西哥的阿卡蔔爾科之間。船上的人形形色色:有趾高氣昂的西班牙人;有褐色皮膚,幹著粗活的馬來人;有當水手和工人的中國人。也有另一類的中國人:他們衣冠楚楚,搖著摺扇,悠閑地在甲板上踱著方步,有時也說幾句西班牙語的富商。船上的生活是艱苦的,路程漫長,飲食窳劣,只有長著蛆的鹹肉和發了黴的穀物聊以充飢。除了開頭幾天外,從無新鮮蔬菜和水果,因缺乏維生素而患壞血病喪命的人時有所聞。只是由於行程的利潤豐厚,還是能引起許多人不惜冒險參與。

船艙裡滿滿地裝載著從東南亞運往歐洲的商品,其中主要的是中國的蠶絲、紡織品、瓷器和茶葉,還有日本的漆器,南洋的香料和緬甸的寶石。商人們在阿卡蔔爾科,把他們的貨卸上岸,然後運往墨西哥城。這一段全是山路,崎嶇地連騾、馬都難以行走,全靠中國工人的一雙鐵肩將東西擔挑過去。因而,這三百多公里的山道,在當時便叫做「中國路」。貨物到了墨西哥的中國城後,留下一小部分在當地銷售,其餘的全運到墨西哥灣,在那裡再上船直駛西班牙。拿個地球儀來看看這路程:從馬尼拉橫渡太平洋到阿卡蔔爾科,由此往墨西哥的東海岸,穿越大西洋,抵達西班牙。乖乖,這足足繞了地球的一大半!為什麼要採取這樣一個漫長的行程呢?

說起來有一段故事:絲綢之路,其實就是東西方之間的貿易通道。在已往不管是經陸路或是水路,都是由東而西的。中國是世界的工廠這一事實,並非始自今日,在古代這個情況更明顯。我們拿美國出版的《Foreign Affairs》,Sept./Oct. 1999,上面一篇文章來看,即使在歐洲的工業革命已經開始的一八○○年,中國製成品的出口,占全世界的出口份量就已是百分之三十三了,而歐洲不過百分之二十八,美國微不足道;一九○○年,貧弱的中國出口量,仍占總量的百分之六點二。這可以看出:工業革命之前,歐洲對中國出口貨物是多麼地依賴。他們也非常需要產於東方的香料,來做他們食物的調味劑和防腐劑。所以他們對絲綢之路的暢通與否,是十分重視的。十四世紀,橫跨歐、亞兩洲的蒙古帝國崩潰瓦解,穆斯林興起。信奉伊斯蘭教的他們和信奉基督教的歐洲人,彼此之間是有莫大的仇恨的。穆士林掐斷了歐、亞之間的陸路和水路通道,把歐洲人,特別是西歐人投入了惶恐之中。後者如是絞盡腦汁,想方設法,要找出一條新的通往東方的航道。這就激起像哥侖布和麥哲倫一類的航海家的出現。他們都不是西班牙人,可是都是由野心勃勃的西班牙王后和國王資助成行。哥侖布曾潛心研究過西元八六一年,穆斯林天文學家 al-Farghani 所計算出的地球圓周長度,可是他把那長度單位弄錯了,結果有了從西班牙往西行到達亞洲不足四千英里之論,實際上這是一萬五千英里。感謝上帝,有這個錯誤,不然哥侖布或會知難而退,不去冒險遠航了,美洲的發現就要相應地延遲。哥侖布至死還認為他發現的是印度而非美洲,就是這個原因。也可能這個錯誤,在後來還鼓勵了麥哲倫。

一五一九年,麥哲倫從西班牙出發,向西環繞地球航行。他穿過南美洲南端的、以後以他名字命名的麥哲倫海峽,再橫渡太平洋,於一五二一年發現菲律賓群島。因為這是西班牙國王夫婦資助的船隊發現的,麥哲倫便毫不客氣地宣佈這地方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賓這個名字,便是當時的西班牙王子,後來繼位為國王的那個人的名字。西班牙那時是海上霸主,它算是成功地打通一條由東往西的、由歐洲通往亞洲(繞道南美洲)的通道。一五六五年,他們開始用他們的大帆船,做定期的馬尼拉-阿卡蔔爾科之間的航行,裝載客貨。阿卡蔔爾科所在的墨西哥,當時已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了。由這裏再延至歐洲的這條新的、由西向東的絲綢之路,與以前的由東向西的絲綢之路殊途同歸,是歐洲人嚮往已久的通道,它不再受異族人侵擾。也因為它是當時唯一的東西方通道,所以商業利潤豐厚。為了防止別的歐洲國家來競爭,西班牙人禁止其他歐洲國家人搭乘這種大帆船。但是終因為它的航程過長,成本太高,當歐洲繞道好望角前往亞洲的通道建立,英國和荷蘭的東印度公司相繼運行的時候,這條漫長的航線由於無法與之競爭,於一八一五年退出歷史舞臺,共計在海上稱雄了二百四十年,對當時的東西貿易做了不少貢獻。那麼這條新的絲綢之路為什麼不直接通往中國,而竟以馬尼拉為終點呢?回答的是:這是由於當時的環境不允許。首先,當時正值明朝和清朝的初年,中國政府正在實行海禁政策。如明朝的洪武年間就頒有禁令,說:「凡將馬、牛、軍需、鐵貨、銅錢、緞匹、紬綃私自出外境賣貨,及下海者,杖一百…」凡夷人貢船到岸,未曾報官盤驗,先行接買番貨,及為夷人收買違禁貨物者,俱邊衛充軍。清順治十二年也有頒令:「沿海省立即嚴禁,不許片帆入海,違者立置重典。盡徙沿海居民。」對這種海禁,我們今天不能一概以思想保守,及奉行鎖國政策視之。它在當時有其實施的背景:自元朝末年開始,已至整個明朝,中國沿海各省都有倭寇為患,這些人說是日本人,但是他們的頭頭往往是沿海一帶的奸民。如《明史紀事本末》上說:「元末瀕海盜起,張士誠、方國珍餘黨導倭寇出沒海上,焚民宅,掠貨財,……濱海之區,無歲不被其害。」當時明朝朝廷正全力防止逃回塞外的蒙古人再度南侵,因這關係到國家的興亡,而對在沿海一帶騷擾的倭寇,只有採取消極的措施,禁民出海,而且還要盡遷沿海居民,目的是防止資敵。

清初有鄭成功之亂。鄭成功不僅是一位盤踞金門和廈門,力謀反清復明的國姓爺(明隆武皇帝曾賜鄭成功姓朱)。實際上,他和他父親鄭芝龍還是擁有「舳鱸千隻,戰將數百員,雄兵二十餘萬」。勢力遍及暹邏、爪哇、東京、交趾、呂宋和日本。他的軍餉就來自這些地方,和向洋船收的保護費。如此大敵,清廷豈能小覷?所以也只有實施海禁。等到鄭成功死,其子投降,這項禁令才隨之撤銷。還有,明朝時候實施一種莫明其妙,狂妄自大的「封貢貿易」,或者說是「貢舶貿易」。那就是海外諸國要想和中國通商互市,必須先接受中國的敕封稱臣,然後才可以以進貢的名義,以所附帶的貨物,進行有限度的貿易。這種政策在某些旁鄰小國,由於他們自古以來就震嚇於天朝的威力之下,尚可勉強遵守。西班牙是以堂堂歐洲大國自居,豈能屈尊俯就於你?中國政府始終對開展外貿不感興趣,還因為差不多所有的外國,包括歐洲,一直沒有什麼可稱道的商品能引起中國人的興趣與需求。一七九三年,乾隆皇帝諭英王派到中國來商談外貿的特使馬嘎爾尼(Macartney)說:「天朝德威遠被,萬國來王,種種貴重之物,梯航畢集,無所不有。爾之正使等所親見。然從不貴奇巧,並更不需要貴國置辦物件。」語氣當然十分高傲,然也接近事實。看看早期英國對中國的出口,主要不過是毒物鴉片,少有它物,就可想而知了。中國那時也可憐,沒有一個理財家,根本不懂得什麼叫比較利益(comparative benefit);不知道有時候進口物品會比自家生產的還合算。還有儒家傳統的抑商思想,恥於言利,也大大地阻礙著中國人做生意。最後,呂宋島本身就僑居著好多中國人,經營著各種行業,他們對自己家園沿海的人脈和地理都極為熟悉,不會不鑽中國政府海禁的空子,何況海禁還時鬆時緊,所以新的絲綢之路雖不直接通往中國口岸,也照樣能得到大宗來自中國的貨物。呂宋島上的華人為數超過兩萬,而西班牙的殖民不過八百。這是一六○三年即西班牙人侵佔菲律賓後卅二年所調查的數據。華人掌握著島上的經濟大權,並且還正向外島發展。有些商人還將自己的商品裝運上大帆船,親自到墨西哥去販賣。西班牙人對這些為數眾多,聰明而又勤勞的中國人,既不能捨,又復害怕 。雙方從一六○三年到一七六二年間曾五次發生衝突,華人都因為組織、武器和戰術落後,每次衝突都以失敗告終,而且事後還慘遭屠殺。

一六六二年,收復了台灣的鄭成功,憤於華人在呂宋島上受西班牙人的欺凌迫害,想挾戰勝的餘威,將呂宋島收回作為外府,傳信給西班牙人的總督說:「現東都(指台灣)已定,連捷雄師數十萬,枕戈待旦,帆檣蔽海。呂宋匪遙,朝發可以夕至…先命爾教士李維他(Vittorio Riccio)宣諭,『…俾爾早悟前非,輸誠入貢,則回啟到日,將赦前過,保爾城池,准爾通商。』」並暗地裡通知菲律賓的華僑做內應。那知消息走漏,西班牙人得到情報,做了防範。華僑被迫提前發動,雙方交戰數日,因外援未至,孤軍作戰,華僑又告失敗。鄭成功得報大怒,正欲興師問罪,但不幸罹病,六個月後去世。假如鄭氏不死,率師南征,那麼依他的軍力和裝備去攻擊在菲律賓的西班牙人,將會和攻擊在台灣的荷蘭人一樣必勝無疑。西班牙人要從本土或墨西哥調軍來援,在那帆船時代是不現實的。不過若西班牙人被趕出菲律賓,這由西向東的水上絲綢之路肯定就由此告終。在這條絲綢之路上,華人搭乘西班牙人的船,全程掌握了自己從菲律賓到墨西哥的商業活動。只是未再聽說有華人由墨西哥再航行到歐洲的事。

在十六世紀末,墨西哥城已有了唐人街。每年從這條路上運出的生絲有八十到一百萬斤,賺回的墨西哥白銀五百萬兩,或墨西哥鷹洋六百五十萬元。在這條絲綢之路開通後的第八年,番薯、玉米、花生等農作物開始在華夏的沃壤上生長。顯然,它們的美洲土產種籽是由西班牙大帆船帶來的,這個利益是無法計算,貿易對雙方總是都有利的。與之相比:新莽末年,中國府庫裡的黃金,據 Dubs 估計,約為五百萬盎斯。多來自敘利亞和羅馬,當然主要是靠販賣絲綢所得。中國每年從羅馬人手中賺來的錢,約合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美金二百萬到五百萬元。在這項交易中,中國商人所做的事,似乎只是把貨物賣給前來接貨的西域隊商就算了,不再過問其他的事。從中國的西陲玉門關到地中海東岸,不僅要經過無數的高山,沙漠和草原,還要接觸許多相互敵對的民族,宗教和國家,行程艱辛,充滿危險,沒有一個駝隊能走完全部旅程,只不過是一站交一站罷了。而每經一站,貨價便騰飛一次。等抵達消費者手中時,價格已是原產地的一百倍以上。可是這眾多的利潤都被中間商拿去,中國人所得不過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在中國的史書上,從沒提及這種對外貿易活動。

「絲綢之路」這一詞,也是德國人叫起來的,可見當時中國人對商業貿易驚人的無知和不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