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夏威夷遊記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夏威夷遊記

飛機在太平洋上空飛了五個小時,把我們從舊金山帶到這個位於大洋中間的歐胡島上。從這裡的機場,再乘汽車進入夏威夷州的首府所在地,被華人稱為檀香山的「火奴魯魯」,它是這個群島上最大的城市。

在車上的時候,我就被窗外繁茂的熱帶植被和絢麗多彩的花卉所驚異。它們種類繁多,什麼木瓜樹、柚子樹、牛油果樹,都是我初次見到的,覺得十分好奇。有些樹正開著又大又美的花朵,點綴著這本已十分漂亮的城市。第二天前往市中心觀光的時候,我們看到好多街心花園和綠油油的廣場。我十分欣賞那樣一種植物:樹幹粗大,樹冠渾圓,像是剛經過修剪似的,呈十分完美的半球形,蔭蓋著一大片草地;樹姿優美,十分吸睛。這樣的樹,美國本土也是有的,但是似乎沒有這裡的多。這裡還常見到榕樹,靠著氣根,它的樹冠不斷地向外擴張,覆蓋的地方也一步步地擴大。在綠茵草地上的,還有許多被悉心修剪成各式各樣幾何體的矮小灌木穿插其間。另有一種令我感到非常有趣的小樹,那是在舊王宮前見到的。它的樹幹不但纖細,而且被輻輳過來的根完全托在空中;據說,它會挪動自己的位置。要挪動時,它先在樹幹的下端朝該方向伸出一枝根來,斜斜地向下進入土中,等它長到有足夠的支持力時,對側的根就死去,樹的位置就這樣向前移動一步。在一旁看,這株小樹確似像抬腿前行一樣,它的名字也就被稱為「行走樹(Walking Tree)」這話不知是否可靠。我倒覺得:招搖在繁華街道上的卻有一種「行走花」,他們是穿著比基尼泳裝的少女。

檀香山是一個濱海城市,以靚麗的浴場而著名於世,眾所周知的 Waikiki 浴場就在它的大街後面。這裡的海水沒有污染,藍極啦!藍得就和寶石一樣。每個身臨其境的人,看了那晶瑩透亮的海水,沒有不想進入其中泡一會兒的,這時會感到那身上的衣服是多麼地多餘呀!這是熱帶地方,光著身子也不冷,何必要穿穿脫脫的自找麻煩呢。於是比基尼少女就滿街飛了。泳裝本來就色澤鮮豔,套在身段窈窕的淑女身上不就是一朵花嗎!這在中國的古書上稱之謂「解語花」,非常恰當。這些行走花或解語花,正在給這個花園城市錦上添花呢!

不是每個夏威夷的浴場都跟 Waikiki 浴場一樣漂亮,那樣值得親身一試。要知:Waikiki 浴場的黃色沙子是不惜工本,遠渡重洋,從異國他鄉販運過來的。其他的海濱浴場可沒有這樣的福氣,尤其是那些被稱為「黑色沙灘」的浴場,只能將就利用本地火山熔岩碎裂後形成的沙子。其色、其形都很難讓人喜歡,黝黑岩沙所鋪蓋的地方又是寸草不生,了無生氣。在一旁的是產生這黑沙的夏威夷群島所特有的盾牌狀火山,它姿態突兀,外形猙獰,觀之可畏。我們的遊覽車曾開到它的頂端,那裡倒不乏樹木,景緻比較秀麗。俯視下方,大海、草地、房舍盡收眼底,一掃剛剛經受到令人厭惡的印象,證明了「無限風光在險峰」這句詩話。馬克.吐溫曾讚譽這個處所是「世界最美麗的地方(The most beautiful place in the world)」,這位名聞遐邇的大作家慣用這樣最高級別的修飾詞,我看到這種情況已不止第一次了。這地方美麗倒美麗,但不足以用這頂級的副詞呀,光說「美麗的地方」也就足夠了。

走在檀香山的街頭,見到的黃種人要比白種人多。據統計,全州的人口中,白人只佔 24.7%,而亞洲人為 28.6%,而那些來自太平洋各個島嶼的人也只佔 10%。黃人中以菲律賓人最多,次為日本人,華人只輪到第三。

來自太平洋島嶼的人不一定個個都是皮膚黑褐,體軀碩大,有些少女長得也很苗條白皙。

我們參加過一次派對,地點在一艘船上。這艘船是仿照古代玻利里西亞人的雙體船建造的。兩千多年前,一群 Marquesas 島上的玻利里西亞人,從 3,800 公里外用這種簡陋的船和設備乘風破浪來到這塊荒蕪的火山島上殖民,開啟了這個島上有人煙的歷史。這船長約 30 多米,全部木構,寬大的船艙,是我們活動的場所。船迎著落日航行,我們在裏面吃自助餐、跳草裙舞,既熱鬧、又有趣。這種作為聯歡活動的草裙舞動作很簡單,不過是揮臂、扭腰、擺臀而已,因而一看就會,人人都可以參加。

我不懂為什麼把「Hula」一字翻譯成草裙舞?我曾看過一張照片,上面是一個非常妖豔的白種年輕女子,上身十分清涼,下身倒真的就只圍著一條用草結成的裙子,舞者的整條大腿有意地伸出裙外,圖上標明是「草裙舞」。其實 Hula 與草裙毫不相干,它是很正經的一種歌舞,過去只在敘述歷史、祭奠亡魂和宗教祈福時演出。穿的並不是能散開的長草簾,而是整塊的圍巾,上身的衣服也很得體(男子可赤膊);而且舞者往往是男人。伴舞的歌唱乃是誦經的一種,用的全是打擊樂器;樂器很簡單,不過是用乾的瓜果皮做成。後來西方人來了,才換用西方樂器。Hula 舞的裙子現在歐湖島上到處都有出售,且是整塊料子做的,至少我所見到的是如此。

我們上船時每人都得到一頂花環,它好像是一種禮遇,小的戴在頭上,大的掛在脖子上。進門時會由正在輕歌曼舞的土著少女發給你。不過別弄壞喲,等一會還要歸還的呢!你可以邀請少女和你合照,她會向你道:「Aloha」。這是夏威夷話,它除了有祝福和感謝之意外,還有許多吉祥的意義,是這個島上使用最頻繁的字眼。夏威夷州被昵稱為「The Aloha State 」,就緣於此。

第二天的下午,我們到歐胡島的北端參觀位於那裡的玻利里西亞文化中心。中心其實就是一個公園,裏面有河道,可以行舟,我們就是坐在舟上到處行動的。有許多樹叢,它們之間穿插了一些簡陋的舞台。玻利里西亞人散居在太平洋的一些島嶼上,各有各的文化,他們就在台上把他們日常的活動表演給我們看。大多很原始,記得其中還有鑽木取火一項。他們居住的房子都是茅茨土階,連酋長的宮室也是如此,只不過稍大一些而已。

晚間有歌舞劇,場面很宏偉,技藝精湛,是說島上之事,可惜我們沒有一個人能看懂。

我們也乘觀光潛艇到清澈的海水底層去探望。這要先通過 Waikiki 海灘,也等於給了我們一個機會順道去參觀這世界上著名的浴場。前面說了:它就在大街的後面,穿過一座高樓,一望無際的蕩漾碧波,就鋪展在你面前。靠城市的一邊是一條用黃沙鋪就的仄長海灘,幾個穿比基尼泳裝的女郎在水中或海灘上嬉戲。藍天白雲碧海,美女椰林黃沙,這場面既雄偉壯觀又秀麗柔媚。

我們在海灘邊上了一條渡輪,把我們載到深水區,一艘潛艇就浮在那兒等候著。我們離開渡輪,進入潛艇艙,艙裏面有兩排座椅,供觀光客就坐。每個人的前面都有一扇舷窗,借之觀望艇外深海中的情景。

只是艇外深海中的情景卻有點令人失望。海面下一百英尺的深處,雖然陽光還能射入,可東西都變成藍灰色,一點不美。除了偶爾能看到幾條遊魚和一些人工礁石外,別無它物。只好說:「從此又多了一番見識吧!」

遊覽夏威夷不能不去的地方便是珍珠港。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人偷襲這個軍港,把美國推進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少當年的紀念物現在還保留著。

這個港灣座落在歐胡島的南面,呈圓形,水面闊廣。在一旁的岸上,有一個碩大的船錨,它本來是在亞利桑那號軍艦上的,日本人轟炸該艦時,一顆炸彈擊穿甲板,正巧落在其下的彈藥庫中,從而引起庫中的炸藥一陣爆炸,把這重達八點八噸的鐵錨拋出 200 米外的現在所在的地方。可見當時爆炸力之驚人。

亞利桑那號艦受重創下沉,在它沉沒的上方蓋有一座紀念館,館中有口井狀物,從上面往下望,可以觀看到沉艦的炮塔。

日本人在上面簽字投降的密蘇里號戰艦也停泊在一旁。由於我曾多次看到過它的照片,所以一眼就能認出。它現在已經退役,可是威武的形態不減當年。

第三天我們坐飛機去 Maui 島。到達之後,我們先奔赴作為它旅遊招牌的嶗谷(Iao Valley)觀光。這乃是一個青山翠谷之所,寬不過三百英尺吧。兩旁山峰壁立,十分陡峭,使我憶起中國四川三峽的夔門,只是夔門谷底流的是滔滔的江水,而此地不過是潺潺溪流。此溪流來自上游不遠處的一個小瀑布,水從高處落下,激起層層白沫。州政府依地勢,把這山谷建成了一個小小的公園,名曰 Iao Valley State Park(嶗谷州立公園)。於險要處建有石階和木橋,便於遊人安全行走,並於巔峰處複製了一間夏威夷土人早期居住的房屋。立於房內,山谷的秀色盡收眼底,有挈領全局之慨,設計頗具匠心。

這間住屋雖有茅草做的屋頂,卻四面無壁,狀如中國之涼亭。本地的導遊解釋說:夏威夷群島是從海底冒出來的陸地,與四周大陸都相距五千公里以上,大陸上的蚊、蠅、蛇、鼠以及其他一些昆蟲都無法進來,所以過去本地人蓋房屋都不用牆壁。

山旁有一峰,作圓柱狀,自平地突起。華人以其像男人之陽具,而逕直呼之為「陽山」。我翻閱英文導遊手冊,見上面只有「Iao Needle」一名,而無其他,可見華人聯想非常豐富。

這地方還是一個古戰場。在十七世紀的時候,鄰近大島上的土王想佔領這個山谷,率兵來攻。他有英國人相助,執有火器,而本地人只有冷兵器,當然難敵,以失敗告終。戰爭的遺跡現在已無所存。

隨後我們前往一個臨海的小鎮,在一家中國飯館裏吃了午餐。這裡的房屋大概都是蓋於一百多年前,古老的式樣,至今保留未改。有一所旅館,外形很簡單,據說孫中山和邱吉爾都曾在裏面居住過。小鎮雖蔽舊,但有許多藝術家居留,文化水平是不會低的。廣場上有一棵榕樹,具有二十多根入地氣根,它的枝葉像一個大涼棚似的,蔭蔽著一大片地方,有幾個畫家就在它下面寫生。

下午我們去曾獲得「2003 年最佳海濱浴場」名稱的 Maui 浴場觀光。與 Waikiki 浴場所在的位置有所不同,後者緊接著鬧市區,而 Maui 浴場卻藏身於一個比較偏僻的地方;雖然它前面也有一個商場,可是那規模很小,且都是精品商店。要找到人家,必須開車再走一段路,那是富人居住的別墅區,背山面水,地方安靜,風景優美,甚少人蹤。

在商場後面的浴場上,你可以看見一條潔淨平整的沙灘,好像它是給作為海水的藍緞子的衣料上鑲上的一條黃色花邊。水中除了幾個少年外,還有一兩艘白色的大帆船在遠處來回遊蕩。已登米壽高年的我,見了此情此景,也不禁興趣勃然。「老夫聊發少年狂」,跑進水中嬉遊。哪知不成!到底是年邁力衰,不巧的還是正值潮水上漲,水中有一股巨大的推力,推得我難以站穩,只好趕快逃離上岸。

商場裏還有一個鯨魚博物館,原來這 Maui 島還是駝背鯨(座頭鯨,Humpback Whale)的避寒產仔之所哩。博物館不大,一刻鐘就看遍了,但得到的知識不少。

這個島玩完了,我們又乘機去大島。

大島是夏威夷群島中最大的一個島,也是這個島鏈中的最後一個島。在夏威夷還是一個獨立國的時候,首都就在這島上。後來大概因為這島上火山活躍,不夠安全,就遷到歐胡島上去。夏威夷本是大島專有的名稱,現在被用來命名整個群島,一個是夏威夷島,另一個是夏威夷群島,兩者得分清。

就在大島的海底深處,地幔(又稱地函,位於地殼之下)的下方,有一個地方,地質學上稱之為熱點(Hot Spot)。它的溫度異常的高,能把它上面地幔中的岩石熔化成岩漿,岩漿溢出地表後,遇到海水,冷卻成地。岩漿不斷溢出,新地也就不斷形成,層層加疊,不斷增加高度,最後高出海面。其中大者成島,小者為礁,只是這過程是以百萬年甚至千萬年來計算的。火山所在的板塊並非靜止,而是以一年約十釐米的速度自東南向西北移動,但熱點不動。一旦移出這熱點,溫度便降至正常,火山形成的進程便立刻停止,可是後繼者跟隨來到,重複先行者的遭遇。這樣,經過三千到三千五百萬年,太平洋上便出現一條斜臥著、長約 2,400 多公里的島鏈,打頭的是中途島,押尾的便是大島。

大島現在還是一個活火山島。好的是,夏威夷群島上的火山不像許多別的火山一樣:一陣激烈爆發,把熔漿拋向高空,遮天蔽日,然後落下。而它是:細水長流,不斷地有岩漿溢出,在地面流淌或就地凝固,增加高度和面積,還能讓人們能就近觀察研究它呢。

現在我們就在夏威夷島上,驅車奔馳。前方有一團白色的雲霧在氤氳。走近一看,哇,原來這裡就是 Kilauea Caldera。它本名 Kilauea Volcano(火山),在一次噴發時,火山內部岩漿盡出,呈空虛狀態,那頂端的部分缺乏支撐,便塌陷下來。Caldera 便是指大的塌陷,因而現在這個場所就以 Kilauea Caldera 之名問世,不再是 Kilauea Volcano 了。塌陷的全長有 4 公里,寬約 3.2 公里,深為 122 米,原先還要深一倍,後來被附近流來的岩漿填淺了。在近旁我們還看見幾個比它小的塌陷。塌陷底部還有人在活動。在它的一角,地面上有一條裂隙,我們先前看到的白色雲霧便是從其中飄逸出來的,是地表水流到地下,遇到熾熱的岩石,變成水蒸氣逸出所造成。裂隙其實就是火山口,呈長長的一條,這也是夏威夷群島上的火山特徵之一。

Kilauea 火山現在還在活躍,不斷升起的水蒸氣就是明證。我以「為什麼看不見紅色的岩漿」一問,請教導遊。她答道:「這是因為白天的太陽光太強,使岩漿相形失色的緣故,在黑暗的夜晚是可以看到的。另外,熔岩流動的路徑時常變換,要事前知道,才可避免漏失不遇。」她指著前方的一座山說:「那便是世界第一高山 Mauna Loa。」

Mauna Loa 山的高度是從它的海底部分量起,因為它是海底火山噴發的熔岩一層層疊加起來造成的,而喜馬拉雅山的高度要從海平面算起,因為他是兩塊板塊相撞而成的。Mauna Loa 在海面上的部分不過 4,169 米,但是加上它海面下的部分,便有足足 17,000 米,大大地超過喜馬拉雅山的 8,800 米了。Mauna Loa 在過去一百五十年裏,已經爆發了三十三次。最近的一次爆發是在 1984 年。

Mauna Loa 的外形並不峻峭,也不威嚴,更難令人覺其高,只是像個大饅頭一樣被覆在一方土地上,山上沒有什麼植被。我又問導遊:「山頂上為什麼沒有積雪?」她回道:「這是因為這裡緯度低,雪線高,Mauna Loa 在海面上的部分還達不到那個高度,產生不了積雪呢。」停了一會,她又說:「不過,倒也不是絕對沒有,二、三十年前山頂上是有過積雪的,只是這些年來,地球增溫,積雪消失了。」

前面已經說過夏威夷火山爆發和緩,岩漿的流動性大,往低處去。有一年火山爆發,熾熱的岩漿溢到一處低地,那是一個小樹林,現在被流動的熔岩團團圍住了,樹的枝幹遇到高溫,立即燃燒,化為一縷青煙飄去,遺下一個熔漿冷卻形成的空殼。樹幹的形態在化為青煙之前已印在空殼上,被保存下來,稱為樹模或熔岩樹(Tree Molds or Lava Tree);還有一大股熾熱的岩漿像河水一樣,湧進一條溝壑,它的外殼已經冷卻變硬,可內部的熔岩還在高溫流動,很快這流動的一部分就順地勢流淌出去,剩下來已經凝固的熔岩成了一個大空管,內徑有三米多高,五、六十米長,現在人叫它為「熔岩管」。這一個景點遊客可以從中穿過。

隨後我們來到一條沒有鋪設柏油的狹仄的土路上,我放眼四望,不禁感到我似乎還處在株羅紀的時代裏:這兒沒有一點人工建築的東西,處處荒草蔓生,灌叢滋長;沒有粗大的樹木,多的是羊齒類(或叫蕨類)植物,看不見丁點兒的文明跡象。我甚至害怕會有恐龍從樹叢中向我衝來,當然這是瞎想。大島出世不過一百萬年,而恐龍早已於六、七千萬年前已絕跡了。

靠著一旁的路牌,我得知這條路名叫「毀滅小徑(Devastation Trail)」。想像當年這附近有一處火山爆發,赤熱的岩漿到處橫流,流到哪兒,哪兒就被毀滅。假如地球上真有地獄的話,它或許還沒有這樣可怕。因為我們到底還聽說過有鬼魂從那裡逃出來,而這岩漿所侵之處,可就是不留孓遺、不剩礁類了。這兒沒有人工遺跡,沒有粗大的樹幹,又有何怪呢!路牌上所揭示的路名,實在非常恰當。

夏威夷群島主要島嶼只有八個,我們已經遊覽了三個,大夥兒對之都感到心滿意足,覺得不虛此行。當天下午,都歡歡喜喜地踏上回家的歸途,結束了此次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