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秋九月,我們去歐陸繞了一圈,週遊六國。我們從德國巴伐利亞的省會慕尼黑開始,北上捷克之布拉格,轉到柏林和波茨坦,然後東走波蘭之華沙,南下斯洛伐克之班城及匈牙利之布達佩斯。西向奧地利之維也納及薩爾斯堡,再回到慕尼黑之南的阿爾卑斯山區,沿羅曼蒂克之路、經天鵝堡、林德霍夫堡、及羅滕堡,終抵德國之法蘭克福。跨越過易北、阿爾塔瓦,多瑙,美恩、與萊茵五道大河,更在多瑙河上船遊半日,這是歐洲的心臟地帶,一點也不假。從前把波、捷、奧、匈等國劃為東歐,是因冷戰時期地緣政治之故,時移世易,現在應說是中歐才是。
旅遊界皆咸認世界五大最美的城市,依次為布達佩斯、布拉格、巴黎、聖彼得堡和巴賽隆納。我們此行到過頭兩個,確是名不虛傳。多瑙河把布達和佩斯縱分,坐船漫遊其上,遙覽兩岸宮宇巍峨、尖塔插天、殿堂雄偉,古典建築的斑斕色調配上深秋紅葉,真個是遊目騁懷,美不勝收。這一段稱做多瑙河上的珍珠,尤勝於維也納那一段,名副其實。布達在河西,匈文乃山丘之意,又稱碉堡區;佩斯在河東,意謂平地,則是市區。黃昏時刻從山上碉堡下瞰,多瑙河不再藍,卻像一條白練,穿過輝煌的萬家燈火奔流而去,又是另一番醉人景觀。匈牙利人的祖先是馬扎爾人,乃遊牧民族,被蒙古人趕到這個地方建國。布達佩斯的英雄廣場,拱門環衛的中央,有一群馬扎爾人騎駿馬奔馳的高大銅像,氣勢極其磅礡。匈牙利和中國是世界上僅有的兩種民族,姓氏在前名字在後。
看到柏林圍牆和波茨坦舊宮,深有歷史興亡的感觸。保留下來的圍牆,滿是塗鴉,其中有一段繪上圖案,較為雅觀。我們發現塗鴉之中,有「阿扁必勝」數字,而「扁」字竟被人用刀子括去一部分,改變成「鳥」。綠營與藍營的對決,居然拼到柏林去了。我們參觀波茨坦宣言訂立的會議廳,只是小小的一間,但在歷史上的影響,又是如此龐大和深遠。波茨坦宣言中有兩件大事,不得不提:其一、把德國瓜分;其二、日本必須無條件投降,北部諸島割給蘇聯,韓國復國,臺、澎歸還中華民國。我在這裡只說事實,沒有個人意見,保持不談政治的原則。德國統一後,西德背上一個大包袱,但是德國人是能面對現實的。他們埋頭苦幹,傾力建設東德。東德人吃慣大鍋飯,以往只吃少做,如今必須自食其力,便嚷著要政府提供職業,於是東德到處可見工程建設,東柏林一片欣欣向榮。
捷克與波蘭這兩個毗鄰的國家,原具截然不同的民族性,因地處歐洲中心,列強環伺,正是砧上肉。回顧歷史,捷克曾數度亡國,波蘭也多次被瓜分。但捷克是採取不抵抗主義,而波蘭則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捷克每戰必降,美麗絕倫的布拉格因而得以完整保存;華沙就不同了,希特勒憤於波人的拼死抵抗,把華沙夷為平地。但是,捷克和波蘭為了追求民主與爭取自由,反抗共產獨裁統治,拼死奮戰,則無二致。《布拉格之春》就是捷克民族精神改變的時代體現;而在華沙人民英雄紀念碑群的巨大雕像中,波蘭的女鬥士,左手抱著幼兒,右手提著武器與丈夫並肩作戰的英姿,看了能不為之動容?波蘭人最感自豪的是,希特勒可以把華沙炸成廢墟,他們也能照原樣,把華沙重建起來。
去歐洲旅遊,必看皇宮和教堂。不過,我們在華沙參觀聖約翰教堂,具有一種特殊意義。因為教堂中心的一根石柱,裏面藏著愛國音樂家蕭邦的心。波蘭被德、俄、奧匈帝國瓜分後,蕭邦流亡法國。他在那兒與喬治桑的戀愛故事,眾所熟知,在此不談。要談的是 1849 年,蕭邦 39 歲死於巴黎,臨終有兩個遺願:一是把他的心臟送回祖國波蘭;二是希望在他的葬禮上,演奏莫扎特的《安魂曲》(Requiem)。他都如願了。我們二十四人在波蘭夏宮裏的一個音樂室,包場邀請波蘭音樂學院一位蕭邦專家的教授,為我們演奏蕭邦的鋼琴曲子。我們在維也納也去了國家歌劇院,聆聽莫扎特的樂章,總算入寶山沒有空手回哩!只可惜我數十年嚮往的維也納森林(The Vienna Woods),因市區的擴展,電影《翠堤春曉》(The Great Waltz)中,晨光熹微、林霧尚濃、百鳥啾鳴、琴韻如醉、蹄聲得得,舞曲大王史特勞斯有美依懷,那種羅曼蒂克情調,已是全然消失無蹤。
維也納的美泉宮(Schönbrunn)姑然是美極了,但更美的是住在那裡的女主人:十九世紀歐洲最美之后「西西」(Sissi,1837–1898)。她是巴伐利亞公國的公主,原名伊莉莎白,但卻以她小時的暱稱馳名於世,巔倒眾生。正當二八年華,她即嫁給奧地利年輕的國王約瑟夫,於是一身兼奧匈帝國的兩個榮銜:奧地利女皇及匈牙利皇后。當初她父母的原意,是想把她的姐姐許配給約瑟夫,讓她陪著去相親,不料約瑟夫和西西竟一見鍾情,從此訂了終身。她曾經寫了一首詩表達了她對丈夫的傾慕之情,我姑且試譯如下:
毋須向你再說,當初兩情相悅;
我將永不忘記,儘管時光去遠。
經過如許掙扎,痛苦的是回憶。
但若愛火熄滅,我心將會窒息。
西西容貌娟秀,美目流盼,身材窈窕、纖腰盈握、皮膚白晰、長髮及地。終其一生,她非常注重保養,尤愛她的一頭秀髮,可以說是現代女性節食瘦身的先驅。可惜天嫉一代紅顏,竟於訪問西歐時,在日內瓦被刺而香消玉殞。
我們在阿爾卑斯坐馬車上山,到山巔天鵝湖畔,參觀迪斯尼童話王國用作藍本的新天鵝堡(Neuschwanstein)。只見雪山環抱,綠樹參天,煙嵐霧靄之中,一座風格奇特的碉堡,昂然聳立於藍天白雲之下,那真是美的極致。這座美倫美奐的藝術傑作,又是另一個巴伐利亞皇室的悲劇故事。路維二世(Ludwig II)十八歲登基,二十五歲時按浪漫主義的風格,自行設計和建築這座碉堡。十七年不理朝政,專心致志於此,將國庫花得精光,待至碉堡完成之日,他和他的醫生與護士,竟不知何故,一同溺斃於天鵝湖中,而他的死因,至今仍然是個謎。他是一個天才的建築藝術家,對政治毫無興趣,他是昏君麼?不!那只是人、時、地的錯位罷了。他不曾荒淫無道、濫殺無辜,只是利用他的權力,去實行他的夢想而已。如果不是他,我們今天又那能看到這麼美麗的新天鵝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