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浮生憶往(六):記國立十三中學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浮生憶往(六):記國立十三中學
文天祥親題「青原山」手蹟

浮生憶往(六):記國立十三中學

對日抗戰時期,政府為救助隨家逃難或離家流亡後方的失學青年,曾先後在全國鄰接戰區各省市創設國立中學二十餘所,提供貸金,使萬千流亡學生得以入學,亦為抗戰建國作育無數可用的人才,實為八年抗戰中政府一大德政。昔年受惠的青年學子,至今雖已年登耄耋,每當憶及猶復感念不置。

十三中創設始末

1939(民國二十八)年夏秋之間,贛東北以及閩皖贛邊區受戰火影響,大批流亡青年後移。教育部乃報請行政院決定在贛中地區創設國立十三中學,並委任江西名教育家陳潁春(際唐)先生為校長,負責籌辦。由於戰時各種條件不足,時限緊迫﹐陳校長擘劃經營,煞費苦心。先是成立籌備處,積極進行,並率先選定江西吉安水東之「青原山」為校址,旋延聘師資,廣告招生。卒於 1940(民國二十九)年三月十三日正式宣告開學(爾後即定三月十三日為校慶日)。迄至 1946 年夏抗戰勝利之次年,十三中奉令復員改制,建校歷經六年,績效卓著,校譽崇隆,蜚聲東南半壁,為青年學子所嚮往,社會各界所稱頌,譽為戰時中華教育一奇葩。

校址勘選與教育理想

陳校長穎春北大畢業,負笈德國柏林大學,歸國後歷任江西心遠大學教務長,省立一中校長,辦學經驗豐富,具有崇高的教育理想。其慎選吉安青原山為校址,非僅因山川毓秀,風物咸宜;觀乎他 1945 年為國立十三中畢業同學錄作序言,實寓意深遠。序言有云:「青原于吉川為勝地,屏嶂環擁,泉石激韻。舉凡山川之精英與乎兩間之正氣,莫不悉萃于是。自昔忠貞義烈,理學名賢,錯出其間者,相望于冊。遠之如宋文信國公,固嘗游息於此,近之,如王文成公亦嘗講學於斯。彼二公者,其處境雖別,而其所以行己力學,志切救世者,固未嘗不同。當天下承平之日,則抱道自重,而惟德業是務。一旦變起,則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犯霜露,冒矢石,為國家挽頹運,戡大難。……」其勗勉學子師法前賢,救國救世之切,躍然紙上。

國立十三中以「尊師重道 」為校訓,以「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為教育學生德業的崇高標準。而以德智體群美繼承傳道授業的傳統教育思想與西方新思潮相結合,實施德業雙修的完人教育。禮聘名師,精選教材,充實設備,嚴格訓練,以創造一流的教育水準。為發展學生的智能,學校十分注重課外學術活動、文體活動及社會活動,以期培養「通才」,他日堪負救國救世的大任。

師生素質與教育成果

陳校長為達成他的教育理想,對教師水準與學生素質極端重視。他以江西名教育家的聲望,以及當時國立中學教師的優厚待遇,禮聘一群陣容堅強的名師。記憶所及為國文老師王國銓、黎國昌,英文劉逸斌、歐陽源,數理呂華先、胡以群,史地馬巨賢、馬希賢,體育鄧康南等,均屬一時之選。十三中復員停辦後,這些名師均為省內各大專所羅致。學生素質方面,由於國立中學採貸金制,學生學、雜、膳、宿各費全免,並發給制服,借予書籍。學生畢業或離校,在證書上加註全部貸金數目,並應於就業後分二十年還清。因此應考新生均戰區或其鄰近中小學畢業生之佼佼者,且精選慎取,故學生素質之高,冠於全省。復因教學嚴格,計創校六年,高初中畢業學生約 1,700 餘人,改制停辦時在校者約 1,300 餘人。據統計高初中畢業生百分之八十時能升入理想大、中學。在校學生轉學,亦多錄入省內外名校就讀。教育成果累獲教育部嘉獎及社會各界稱譽,在當時江西教育界確屬首屈一指。時至今日,當年莘莘學子大都年登耄耋,然數十年來不乏名流碩學及社會中堅,出自十三中,具見教育成果之豐碩。

學習生活與課外活動

國立十三中學業上採高標準要求,生活上則既緊張亦活潑。學校於高初中每班設導師一員,負責該班學生生活和操行的考核與學業學習的指導。管理上高中部實施軍訓管理,初中部為童軍管理,由於學生均係住校,故一切生活作息都是軍事化。學生晨操、上課、用膳、自修均聽號音整隊,點名、齊步進入操場及教室,飯廳。寢室內務亦講求整潔。

學生學業成績要求嚴格,一門主科及一門副科不及格者留級,並取消公費(即取消貸金)。但為獎勵學生努力向學,學校亦設立「三優獎學金」,即學業、操行、體育三項成績均列甲等者發給「三優獎金」,以玆鼓勵。在重獎重罰規定之下,學生無不兢兢業業,專心向學,力求上進,蔚成風氣。

十三中雖在學業上要求嚴格,但亦不鼓勵學生「讀死書」,故常舉辦各種課外活動。如邀請社會名賢來校演講,舉辦學術討論會,鼓勵學生參加全省、全國徵文比賽,組隊參加校際體育競賽,及全省或全國運動會,成績優異者給予特別獎勵。尤以參加全國大中學生運動會,迭獲優異成績,獲教育部嘉獎多次。

學生自治會與校友會組織

十三中鼓勵學生自治,在校學生組設自治會,學生膳食、各種校內外活動,均由自治會主辦。在膳食方面,採買、監廚都由學生擔任。故戰時貸金雖不甚豐,但自行採辦,監督得宜,學生日常營養尚能維持適度水準。其他藝文體育活動,亦甚活躍。

在話劇歌舞方面的活動,也是多采多姿,在學生自治會的主辦下,組織井井有條,演出有聲有色。當時全國有名的話劇如雷雨、蛻變、杏花春雨江南、及歌劇農村曲等,在校內演出轟動一時,後來又往吉安市及鄰近鄉鎮上演,亦獲佳評。此外參加全國中上學校運動會,表現亦極優異。這些活動,也同時鍛鍊學生辦事能力,為日後服務社會,累積豐富經驗。

1942 年學校組建校友會,目的在聯繫畢業離校校友情感,並協助解決有關問題,發揮同學愛。抗戰勝利後,十三中奉令復員改制停辦,校友會便在大陸主要都市及台灣台北相繼成立。1949 年政府遷台,當時隨政府來台的校友達三百餘人,服務於政府機關及社會各界。校友在台重聚,倍感親切。此後在台校友每年於校慶日集會慶祝,校友參加踴躍,遠在國外校友也多不憚跋涉,回台與會。情繫青原,懷舊共憶。台灣校友會並每年出刊會刊,定名「青原山」,以示不忘母校發源地之至意。大陸校友會亦逐年編印「青原山人共憶錄」,遍寄青原山人共享。這些當年的莘莘學子,雖己年華老去,但愛護母校之熱情,歷數十年不渝,實不多見。

筆者不才,1942 年夏考入國立十三中高中肄業,在校三年,至 1945 年秋抗戰勝利之日畢業離校,至今已整整六十一年。但在個人畢生學習生活中,十三中常令我夢懷青原,永念不忘。

同一系列:浮生憶往(一):兩次面見蔣總統
浮生憶往(二):憶青原記高光上人
浮生憶往(三):慈母淚
浮生憶往(四):憶念陳際唐校長
浮生憶往(五):悼念梅公汝琅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