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漫談麵食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漫談麵食

為什麼北方人愛吃麵

北方人老是吃麵食,很少用米飯。道理很單純,一來是北地河川少,乾旱多,一年中寒冷日子又較長,實在不適合栽種稻米。二來是北地地理天候對麥子雜糧按季節換耕,不但使土壤改善,收成增多,而且這些糧食加工處理後所製之麵食均為高卡路里。它可提供人體日常活動所需的能源,它並含有豐富食物纖維與多種維生素,對身體健康,極有影響。

小麥麵粉

要吃麵食,那麵粉必然是最主要的原料。所謂麵粉,就是穀類經磨坊加工研磨、篩選而成的產品。多數國人恐怕只經歷過小麥麵粉,不知尚有蕎麥麵粉、燕麥麵粉、高梁麵、豆麵、玉米麵等,它們也是做麵食的材料(如蕎麵條、綠豆涼粉、小米炸糕、玉米窩窩頭等,都是很好吃的麵食。所不同者,雜糧係一次加工研磨,而小麥則經多次研磨,而以品級區分)。

(一)麵粉中蛋白質含量在 11% 以上者稱為高筋麵粉,它筋性大,適合製作麵筋、油條、春捲皮。

(二)蛋白質含量在 8%~10% 者為中筋麵粉,適合製作饅頭、包子、麵條等。

(三)蛋白質含量在 6% 以下者,適合製作蛋糕餅乾等點心。此外,在白麵粉內摻有麩皮者,稱為全麥麵粉。麩皮即小麥之外皮,它含有高量的蛋白質,豐富的維他命 B 群與食物纖維。此種麵粉雖不白,色褐,但營養高,常用於製作饅頭、麵包等。

花樣麵食,靠水轉變

麵食雖多樣,但關鍵在水。用水量多少,所用水之冷熱度,都直接影響所製食品。玆按用水量概括麵食分為三大類:

(一)冷水麵族:即用室溫冷水調和麵粉,用水量之多少,按所製麵食需求軟硬度,逐次加入攪拌、揉搓成需求麵糰,再經必要的醒麵、整形至最後完成製麵。冷水麵比較結實,一般製做麵條、手切麵條。用水少者,口感十足有勁道,惟需較長時間醒麵。

(二)燙麵族:麵粉內的蛋白質遇水即形成麵筋,口感會既韌又硬。但如用溫水(40~60 度 C)調製,麵筋因受熱筋性即減弱,口感即獲改善;而且麵粉內的澱粉遇熱水後會糊化,麵糰就會膨脹軟化,製品才會鬆脆有勁道。此種溫水調製麵糰,有適當的筋性與可塑性,適合蒸製食品,亦稱半燙麵。如用 100 度開水調入麵粉內,緊接著倒入小部份冷水,以棍攪伴至盆中再無乾粉,取出置麵板上搓揉至光滑,麵糰則筋性、韌性和拉力均差,但可塑性佳,產品不易變形,適合煎烙或烤炸之食品,燒餅、蒸餃、燒賣等。

(三)發麵族:麵皮口感鬆軟富彈性,成品如包子、饅頭、花卷、大餅、水煎包等。除用麵粉與水混合外,必須加入酵母發粉,使它分解麵粉內之糖類而產生二氧化碳,使該麵糰體積膨脹兩三倍,再經二次醒麵發酵,才可分割整形,作最後熟製處理。現今發麵較易,只要使用蠟紙袋裝的速溶乾酵母(Dry Yeast,中外商店均有出售)直接加入伴和即可。但蒸熟處理技巧學問大,時間、火力掌控與產品特性,都必須從多次實作中獲得驗證。

吃麵比吃飯利多

吃麵好處多多,製作簡便、用時不多,又營養素高,卡路里亦高。而且可四吃:乾的、湯的、炒的,亦可轉變吃素的;更可按各人嗜愛口味加入蔬菜、滷味。不想動時,從冰箱取出冷凍包子、餃子等,只要用幾分鐘,不聞油煙味,日子不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