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第一次勘訪雲南省的希望工程下三所待援的小學,他們都位於大理市附近。我們由石賡先生領隊,義工何洪英先生和筆者隨行,另加雲南省青基會希望工程項目主管倪先生及司機師傅,一行五人在二○○六年十月十二日來到了雲南。雲南省的面積為 39.4 萬平方公里,高原和山地約占了 94%,宏觀而論山青水秀、四季如春,向來就是吸引著各族群的聚居之地。除了漢族以外,全國 55 個少數民族,人口超過 5,000 人以上的,雲南就有 25 個民族之多。
飛抵北京 夜宿昆明
我們的第一站由北京轉機飛到雲南省昆明市。昆明當地的氣溫,在這十月中旬,可謂風和日麗,正如「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我們在昆明略微調整時差後,次日即奔向大理市,它位於昆明市的西邊,車程約五小時。
勘訪祥雲縣普淜鎮石門小學
祥雲縣在大理的東邊,由昆明先到祥雲,再到大理。清早,我們由昆明往大理上國道 G320 西行。離開了市區,遠有青山,近則常見小溪在山谷間彎流曲折,曙光、山巒、村屋倒影在溪中,景緻如畫,令人心曠神怡。我們延著國道在壩子、河谷間穿梭前進。車行三小時餘,第一站先到了祥雲縣的上庄鎮,會晤了等待我們的當地行政及教育領導們和各級團委等一行十餘人,由他們領路再同往石門村。由上庄鎮往石門是碎石二線便道,沿途道路蜿延曲折,車速緩慢,車行約一小時,於午時抵達石門村。當天雖是週日假期,但石門小學董校長一行已在村委會門口殷切地等待。
我們彼此簡短介紹後,隨即午餐。餐畢,由董校長做簡報得知:石門村位於祥雲縣東北方,地處山區河谷地帶,海拔約 1,900 米到 2,500 米之間,由 15 個村所組成,共有農民 515 戶,約二千餘人,村民多為漢人,因為氣候溫差大,可耕地少,產量低,每人平均只有耕地 0.75 畝,村民平均年收入約人民幣 1,300 元 。因為雨水欠缺,頗為乾旱,致使石門成為一特殊山地貧困地區。隨後,我們又實地勘訪石門小學(圖—),現在的校址距村委會約 200 米,位於一座小山坡旁,是所完全小學(1–6 年級)。目前在借用的一所老舊祠堂內棲身,辦公室、教室、教師宿舍、學生宿舍均已破舊,年久失修,多處危樓不敷使用。其他勉強可使用的房舍,均已達極限。我們勘訪時發現有四名幼小學生,同擠於一張床上並與老師共處一室,可想校舍的短缺已是十分緊迫。所有住宿學生的伙食均是學童自炊自理,幼年住宿生學習同組年長同學處理炊事,週末返家,自備米菜後再返校,聞之令人惻然(圖二)。
2005 年初,由村委領導及學校召集村民商討,決議於靠近主幹道公路旁 4.3 畝平整沙田地段,另闢為新校址,如此學生往返學校,交通將可改善。旁有平地可闢為運動操場,日後新建的學校將與村公所辦公室和村醫療站(正在興建中)為鄰,成為石門村的文教中心。
在我們勘察了石門小學的新舊校址後,於午後三時許,繼續西行前往古城大理市,約二小時車程,我們一行就夜宿大理。
勘訪鶴慶縣松桂鎮大石小學
次日黎明,我們繼續第二站–鶴慶縣松桂鎮大石村的勘訪。鶴慶縣位於大理市正北方約 100 公里,人口 26 萬人,80% 是山地。我們沿國道 G214 北上車行約二小時,路經松桂鎮,會晤了當地行政及教育領導後,隨即再換乘底盤較高的小型吉普車,繼續開往大石鄉。蜿延的羊腸泥道,崎嶇不平,在車上我們儘量在手腳的幫忙下,展現了我們避震的能力,這也讓我們體會到山區農民生活的艱苦。車行約十分鐘來到了大石小學,一下車就聽到朗朗的書聲,清晰嘹亮。他們是一年級的學生,書聲真可媲美山謠歌曲(圖三)。
校內的一棟危樓已經夷平,在原址上正在興建一座三層樓水泥建築,是校方經地方領導的支持,先行貸款搶建,預計可在冬季前竣工,屆時可免師生受風雨之苦。大石小學現有七班在校生,共 233 人,住宿生 85 人。在施工期中,除本地學生外,其餘遠地的住宿師生已先遷移至 200 米外的村委會暫住,待新樓竣工後再行遷回。由於當地生活貧困,政府補助每位特殊學生每月伙食費人民幣 23 元,並且對特別貧困學生減免學雜費,希望學生們能安心求學。
大石鄉所轄八個村,共 323 戶,約 1,400 人,村民以白族居多,白族是雲南少數民族之一,有語言但無文字,所以學校的幼年初級班,仍需要用白語和漢語雙語輔助教學。大石鄉屬特困地區的主要原因,是因該區全年缺水,大部分農地都是「雷響田」,靠天吃飯。一般經濟作物多以飼養桑蠶、甘蔗、煙草或畜牧為主,在特區中有部分村民需要政府協助下方能溫飽,尤其是在天候不佳的非常時期,需要輔助的村民就更多了。可慰地是在如此艱困的環境中,教育單位對教學質量地要求仍不放鬆,老師們地勤奮教學,對啟發村民和同學們追求新知識起了相當大的作用,今年大石鄉的入學率為百分之百。早於七○年代的「千山育林」計劃中,飛播植樹、沿途水土保持、藍天青山、已有顯著績效。在二千年,政府對此分散遼闊的山區居民,提供了若干項改善措施,大部分是屬於安全性方面的改善,如對缺水地區協建水窖、電燈及電話等。另改以沼氣為燃料,少燒林木,並對沒有村衛生室(醫療設施)地區的一般普通病患予以協助。鶴慶縣所轄各級鎮村的農牧狀況也日益改善,俗云「麗江耙耙鶴慶酒,劍川木匠到處有」,就是指鶴慶附近農業的發展和劍川的木雕手工藝品。
雲南各民族間相互通婚,姓氏以百家姓為主。白、夷族以「楊」姓為多,「刀」姓多為貴族。白族信仰佛教和本主教,崇尚英雄為本,教義也多以道德為主,並融合漢文化的傳統,最常顯示於建築雕樑和粉牆壁畫上。祖訓銘言刻寫於壁上如「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等。在農暇時,子孫圍聚在長者膝旁,共享天倫之樂,並曉以傳統文化。我們此次初訪大石小學,見楊校長夫婦也已落地生根,育有三歲小孩,同時為教育下一代做出很多貢獻,實在令人欽佩。
勘訪洱源縣鄧川鎮舊州完小
第三天依然早起,清晨我們一行仍由大理登上國道 G214 北行,目標洱源縣,該縣位於大理市西北,較前二所學校略近。我們車行約一小時先達鄧川鎮,遇到了接待我們的行政及教育領導和團委書記們。簡介後,我們立刻轉駛於泥土地的羊腸小道上隨坡而行,再駛約半小時後抵達舊州村,它位於一山坡地上,交通不便,以農業為主。舊州共轄有七個村,人口約 4,000 人,舊州完小是一所包括小學和初中在同一校址,在校小學生有 360 人,初中生有 150 人,其中住宿生 48 人,小學老師 21 位,中學老師 10 位。小學部有八間教室,已不敷使用,需要重建八間危樓,現已將住宿生外遷至附近民宅居住,待校舍復建後,再行遷入。最遠的住宿生要走 10 公里山路去上學,因往返步行路程甚遠,每週只能回家一次。此時側眼望見同學們在球場上正在作體操,看見同學們健康活潑的晨操(圖四),這不是我們當年當學生的模樣嗎?我們來到危樓邊勘察了老師的宿舍,老舊的傢俱、簡樸陳的設、襯托著牆上溫馨的詩句:「雨過琴書潤,風來翰墨香」,真是令人感佩不已。至於楊校長的宿舍,那比老師們的房間更為簡陋,有一部分的屋頂都已望穿天了!
感言
這是我們首次勘訪雲南省希望工程下地待援小學,見到這些年青的老師和活潑的同學們,在這十分不理想的環境中,如此熱心教學、誨人不倦。當我們離開學校時,我又情不自禁地再回頭看看這些可愛的同學們,可敬的老師們和這嗷嗷待援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