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語言園地漫步絮語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語言園地漫步絮語

在大學時,有一天在寢室裏,我突然不敢認我放在桌上的水杯,生怕拿錯;為了保險,我問同寢室的人「這是我的水杯嗎?」,引起哄然大笑。

事後想想,正是因為我每天用這個水杯,對它已經熟視無睹,從來不注意它的樣子,所以一旦仔細看它的時候,會突然覺得陌生。

這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越是司空見慣的東西,越是頻繁使用的東西,我們就越不會對它多加注意、多加審視。這就是為甚麼蘋果從樹上掉下來,只有牛頓一個人給以特別的注意和思索。這也是為甚麼漢語使用了四千多年,直到一百多年前才有人注意到它的語法 (註 1)。這也是為甚麼西方各國語言雖然早就有了自己的語法,但迄今在一般西方人中,知道各自母語語法的人卻並不多。當然,出現這些情況的另一個原因也可能是語法太抽象,而漢語本身更有其特殊性 (註 2)。那麼,這裏就撇開抽象的語法不談,下面只挑四個具體的漢語詞,來看看是否因為我們經常使用它們而忽略了它們的一些重要附加屬性。例如,它們的來歷、它們的演變、它們的斑斕色彩、它們給我們的語感和聯想、它們與其他語言的關係和對比等等。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詞彙則是語言大廈的基石和磚瓦;而漢語詞彙更是內涵豐富,歷史積澱深厚。我們有意識地去審視一些漢語詞彙,海闊天空地馳騁想像,不僅是一種享受,不僅能加深我們對該詞的理解,更能鍛鍊我們的思維能力,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兼而有之的思維能力。

某些漢語常用詞,儘管大家每天都在熟練地使用它,可是一旦停下來仔細端詳,就會產生一些疑問。例如「資料」一詞,這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一個詞了。可是如果我們定睛細瞧,會覺得「資料」一詞有點怪怪的,「料」還好解釋一點,那麼「資」是甚麼意思呢?再如大家熟練使用的「影響」一詞,如果仔細推敲,也令人覺得有點怪,為甚麼「對……起作用」就叫「影響」呢,把「影」和「響」拆開來看就更令人費解了。甚至會產生疑問,它們該不會是外來語吧?下面就先來談談我對這兩個熟用詞的逐步再認識過程。

我學英語後,知道「資料」一詞與英語的 data 相對應,但兩者無論是在含義上還是在發音上似乎都掛不上鉤,只好死記了。但我想到了一個英語詞「dative(與格)」,所以隱約覺得 data 可能與「給」有關係吧。後來學俄語才知道,「資料」在俄語中是 данные 而 данные 又是俄語的完成體動詞 дать(給,送給)的被動態形動詞 данный 的複數,作名詞用。再後來我學法語和德語,知道與「資料」相對應的法語詞除了直接來源於拉丁語的 data 之外,還有 données。德語詞除了直接來源於拉丁語的 Datem 之外,還有 Angaben,而 données 和 Angaben 是分別從法語動詞 donner(給,送給)和德語動詞 angeben(給,送給)變來的。至此可以確定,在外語裏,「資料」一詞確實與「給」有關。直到我學拉丁語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它們通通來源於拉丁語的動詞 do(給,送給),而 data 就是 do 的動名詞 datum 的複數。

接下來的問題是,漢語「資料」一詞也含有「給」的意思嗎?不需查字典,只要想一想我們常用的慣用語「以資參考」(以提供給你做參考),就知道「資」也有「給」的意思了。既然這五種語言中表示資料的詞都含有給的成分,那麼,「資料」與「給」之間究竟有怎樣的聯繫呢?為此,我們先試著給「資料」下個定義看看:「資料」就是別人提供給我們據以進行研究、論證或計算的書面材料或數據。你看,不是與「給」聯繫上了嗎。

接下來我們自然會發生另一個疑問:漢語「資料」一詞既然和其他四種語言一樣也含有「給」的意思,那麼,這純粹是一種巧合,還是因為漢語「資料」一詞是從外語翻譯過來的呢?我只能說,是翻譯過來的。至於如何翻譯過來的,是誰翻譯的等等,因為涉及到近代一大批科教方面的漢語詞(包括後面要談到的「影響」和「矛盾」兩個詞)與日語的關係,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說不清楚很可能會引起誤解,所以留待以後有機會再慢慢討論吧。

再來看另外一個漢語常用詞「影響」,如果盯著它看,也會覺得怪怪的:「影響」怎麼會是「對……起作用」的意思呢?這究竟是翻譯的詞還是漢語固有的詞?經查書,它確是漢語固有的詞,因為遠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了「影響」這個詞。不過它又是一個翻譯詞,因為它最初的含意是「影之隨形,響之應聲」,後來延伸為「有形則有影,有聲則有響」,直到近代將英語 influence 翻譯為「影響」,「影響」的含義才進一步引申為「有原因則有相應的變化」,於是變成了「對……起作用」的意思。這就是「影響」一詞詞義的兩千年漫長演變過程。我們如果再將漢語的「影響」一詞與它的英語詞 influence 和俄語詞 влияние 作一番比較,也是很有趣的。試看:influence = In(入)+ fluence(流),влияние = В(入) + лияние(流),英、俄兩詞同構且同義,都有流入的意思。我們可以想像一種液體流入另一種液體後必然發生變化,從而引申出「對……起作用」的含義。可見,漢語詞「影響」與這兩個外語詞在寓意上有同工異曲之妙,一個用影子和聲音做比喻,一個用液體流入做比喻。

下面再來說另一個漢語詞 ——「矛盾」。大家經常使用「矛盾」?個詞,並且知道它是「言行自相抵觸」的意思。但是卻未必知道,「矛盾」本來的意思是「矛和盾」,並沒有今天的「言行自相抵觸」的意思。那麼它怎麼會變成「言行自相抵觸」的意思了呢?這要從中個古代「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故事說起。矛是古代一種類似標槍的兵器,盾是擋住矛的盾牌。相傳有一個人賣矛和盾,先是誇他的盾最堅固,甚麼東西也戳不破;接著又誇他的矛很尖銳,甚麼東西都能刺穿。別人問他,「那麼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會怎樣呢?」,那個人回答不出了。這些只要查查書或上上網就能知道,沒有甚麼可說的。這裏想說的是:「矛盾」一詞真正獲得「言行自相抵觸」的意思,恐怕只是近兩百年的事,是從人們用它來翻譯英語 contradiction 的時候開始的。英語的 contradiction 和俄語的 противоречие 結構相同且詞義完全重合。現在來分析它們各自的構詞特徵:contradiction ﹦ contra(相反) + diction(言語),противоречие ﹦ противо(相反) + речие(言語),從上面的構詞分析可以聯想到這兩個外語詞都含有「前言不搭後語」的意思,所以把它們翻譯成「矛盾」的人真是太有才了。

最後再來討論一個極普通的漢語詞 ——「天才」。可能有人會想,天才就是天才嘛,人人都知道,有甚麼可討論的呢?是的,正因為人人都知道,探討一下它的未必人人都知道的東西,才顯得更有意義。「天才」在英語中叫 gift,俄語叫 дар,德語叫 Begabung。耐人尋味的是,這三個外語詞還同時具有「禮物」的意思。天才如何與禮物掛上鉤呢?顯然這是指上天送給每個人的禮物。而且我覺得,這幾個詞似乎還帶有「給」的意思。俄語詞 дар 顯然是來自動詞 даровать(賞賜)。Gift 我猜想是從 give(給)變來的(v→f),但這僅是猜想而已。Begabung 是否與 geben(送給)有關呢,我就不好說了。有趣的是,漢語「天賦」一詞顯然也是「天所賜給的禮物」的意思。要知道,「天賦」一詞可是漢語的固有詞,而不是從外語翻譯過來的啊。由此可見,人類對於某些概念有著共同的思維方式。我以為,這種共同的思維方式不僅表現在反映概念的詞彙上,更表現在反映人類思維結構的語法上。思維活動離不開語言,語言的發展也離不開思維。沒有語言,人類可能連東西南北上下左右也分不清楚;沒有思維的複雜化,就不會有今天這樣豐富多彩的自然語言;沒有思維方式的高度抽象化和形式化,就不可能出現今天如此精密高效的人工語言 —— 計算機語言。可見語言和思維是相輔相成互為依存的。

註:
(1)十九世紀末,馬建忠(1845–1900)著《馬氏文通》,以拉丁文文法來研究漢文典籍的語言結構規律,這是中國第一部較系統的漢語語法著作。
(2)漢語屬於世界三大語系中的孤立語(isolating language),是一種綜合型語言。它與分析型語言如拉丁、法、俄、德、英等的最大區別是它沒有形態變化(morphology),即它的動詞不變位,名詞不變格,詞在句子中的語法功能主要靠詞序來實現。所以建立漢語的語法體系似乎比分析型語言要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