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往生十個月了,在他的追悼會上,我沒能把他的心聲道出來,一直感到非常遺憾。本想在清明節補做這件事,但想不到,因為無人再需要我照顧了,我反而感到累,累到全身乏力,接著所有的舊疾陸續發作,只得忙於治療,給拖了下來。
我們是老來結伴,認識十六年,結婚十二年。當我認識他時,他說:他有四個子女,為了孩子,他離婚三十年,沒有想到再婚。他是臺灣某空軍的導航員,他很熱愛這份工作。離婚後,由於托別人照顧四個孩子不放心,所以要求改調地勤工作,因而工資降低許多。但他情願生活苦一點,每天早早起身,買菜、做飯給孩子帶午飯,然後再匆匆忙忙趕去上班。下班後,又匆忙趕回家做晚飯,而後輔導子女做功課,還做宵夜給孩子們吃。總算兒女爭氣,沒白辛苦。老大是博士,老二、老三是碩士,老四是學士(因結婚沒有再讀)。轉眼間,子女們都成家、有孫子了。他退休帶孫子,等孫子長大,子孫全家外遊,把老人留在家中。這時他感到孤獨,想找老伴了。
「我沒有錢,沒有房子,住老人公寓…。」聽了他的介紹,我覺得這個人品德特好,辛苦一輩子。社會上很少聽到男性為子孫單身三十年(女性常有),全心全力為子女而放棄自己的事業。社會上有多少子女因家庭破碎而走上邪路,對社會造成負面的影響。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他努力把這個細胞,保持為一個健康的細胞。對祖宗盡孝、對社會盡責。他永遠把子女放在第一位,工作放在第二位。如此,事業當然不會有成就。自古忠孝不能兩全。
他曾說:「老大,無論是讀書、還是工作,他非常滿意,是他的驕傲。老四是獨生女,最懂事,他最喜歡。」這些年來,我覺得他的看法沒有錯。同時,我也認為他又何嘗不是子孫們的驕傲呢!
但是,我卻也聽到另一種不同的聲音,說我先生「無能」、「工作老升不上去」。我很驚訝,但卻不怪這種聲音是不對、不全面的。因為近百年來,我們的文明祖國丟掉了人文教育。目前雖然社會進步、科技發達,但意識形態中,似乎少了一點人文教育。如果能補上,該多完美。我的呼聲很小,影響不了社會。
安息吧,您對子女盡心盡責;您對親戚竭盡全力;您對朋友盡心、盡力;您的憨厚難免受騙上當,沒人會怪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