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閒坐說太宗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閒坐說太宗
唐 李昭道 蓬萊宮闕圖

閒坐說太宗

一.前言

自春秋戰國以降,在中國歷史上,有三位偉大的君王在文治與武功上均有非凡的成就,即漢武帝、唐太宗和康熙皇帝。但其中只有唐太宗做到了「打天下」與「建國治國」的雙重艱巨任務。孟子說:「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從漢武帝到唐太宗,中國卻等了七百多年才出現這位領袖。

唐太宗畫像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外強進逼,中原群雄紛起。當時最大的外患為西北邊境的東突厥(Turks,為現今的土耳其人的同宗),勇猛好鬥,強悍浩大,自認是狼的後代。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 Common Era,C.E.)是太原留守李淵(565–635 C.E.)之次子。十七歲時曾率騎兵百餘,衝掠軍力十倍以上的突厥大營,以提高士氣。大業十三年(617 C.E.)李淵率兵南下,以世民及長子建成為主力,攻取長安。次年李淵稱帝,改年號為武德,歷史進入唐朝,世民以功受封秦王。接著四年內,世民統軍,先後北滅劉武周,東降王世充,生俘竇建德,瓦崗軍李密也歸唐,掃平群雄,時世民才二十三歲。

「玄武門之變」(626 C.E.),兄弟鬩牆落幕,世民殺戳了太子建成與弟弟齊王元吉。兩個月後高祖李淵禪位,被奉為太上皇,李世民登上帝位,為唐太宗。翌年初,改元貞觀,開展出一段國泰民安的「貞觀之治」。對外,貞觀四年,唐將李靖、李勣大敗突厥,突利可汗降,頡利可汗被俘,強大的東突厥滅亡。諸國誠服,稱他為「天可汗」。

太宗的文治武功千年頌讚,可談的太多了。此次談話將只著重於「太宗與兩位大臣的互動,從而探討他的性格與政治智慧」。

二.從太宗與幾位大臣的互動看他的性格

太宗在東征西討、南靖北伐的多次戰役中,先後攬入不少優秀的謀士和武將。貞觀十七年(643 C.E.)为懷念當年統一天下與建國的功臣,在凌烟閣内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幾乎其中每一位與太宗均有一段意義深長的故事。於此,只談凌烟閣畫像中的兩位,一文一武,這兩位功臣是魏徵與尉遲恭。這兩人都不是太宗的「嫡系」,而且是由鬥爭的敵方收容於己。

「尉遲恭」(585–658 C.E.):一說起尉遲恭,都知道他是第一號「門神」,善使鐵鞭與長矛,陣前博鬥與戰略運用都很高超,是古來名將。

尉遲恭畫像

隋末,劉武周割據唐馬邑(今山西朔縣),自立為帝,卻向突厥稱臣。唐武德二年(619 C.E.)三月,劉武周舉兵南下,圖問鼎中原,手下大將兩名即是宋金剛與尉遲恭。唐軍不敵,世民之弟元吉守晉陽(太原),與妻小乘夜逃回長安,李淵失去了起家之地。尉遲恭揮軍南下,所向無敵。攻克晋州(治今山西臨汾)。十月,又攻占澮州(今属山西)並擊敗唐右僕射裴寂,威脅長安。是月,世民奉令統軍攻劉武周。年底,世民率秦叔寶(第二號「門神」)破尉遲恭於美良山。不久,世民又親率步騎三千,星夜抄小道截擊尉遲恭於安邑(今山西運城東北),尉大敗,僅以身免。公元 620 年,世民已北進消滅劉武周。因惜將才,世民請宇文士及入城招降,尉遲恭以介休、永安(今山西霍縣)二城降唐。世民大喜。

歸附之後,世民任命尉遲恭為右一府统军並繼續統領他原有的八千士兵。這使得剛直的將領屈突通不安,多次建議削去尉的兵權,但被世民拒絕。之後數月,世民奉令東征洛陽的王世充。屈突通等恐尉遲恭叛逆,將其扣押之後報請世民,「留之恐貽後悔,請即殺之。」世民釋放了尉遲恭,但也顧慮他難被諸將所容,於是拿了一箱金銀並對他說,「……如想離去,請收下這點資助,算我們共事之情了。」尉遲恭很感激,決心留下效命。

時間證明世民的看法是正確的。之後的五年中,尉遲恭在消滅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闒,及 624 年與突厥的征戰中,立下了流芳千古的汗馬軍功。這一點說明他對尉遲恭有深刻的了解。

620 年 9 月,在進攻洛陽初期,李世民五百騎在魏宣武帝陵遇伏兵,被王世充一萬多騎兵包圍。尉遲恭刺殺驍將單雄信,護世民殺出重重包圍。

太子建成曾欲收買尉遲恭,送他一車的金銀並答應予以高官。他回函推辭說,「……秦王(世民)對我的大恩,當以身相報…若我徇利忘忠,對殿下又有何用?」

在玄武門之變中,尉遲敬德(恭)是關鍵人物。於秦王府密議中,他勸世民不該以小仁小義忘了眾多部屬的生命與國家前途。若再不起事,他將獨自出走山林,不會坐以待斃。之後,他是玄武門的戰鬥的主將,並射殺了齊王元吉。

貞觀初年,他自恃功高,有時譏諷元老謀士如房玄齡、杜如晦等。貞觀六年(632 C.E.)九月,太宗大宴群臣。他見到有人的席位在他之上,就口出怨言,擾亂秩序,任城王李道宗好言相勸,他揮拳打傷任城王的眼睛。太宗很不高興,之後規勸尉遲敬德說,「我讀「漢書」,見高主保留的功臣很少,使我內心不悅不平。……如今見到你如此不守禮法,使我覺得他誅殺韓信、彭越也是不得已……」這一段話是爽直、衷懇也帶警告。尉遲恭頓首謝罪。這位將軍也應該是心服口服了;一位衝殺於萬軍之中的剛直勇士,是不會虛偽與懼怕的。此後他收斂行為。

太宗得尉遲恭於敵營,識才愛才,胸襟寬闊,讓他統領原有的部隊。一旦了解尉遲恭之後,完全信任不疑。君臣之間爽朗豪放,有忠有義,為後人景仰。他們是君臣,也是朋友。太宗去世後九年,尉遲敬德也走完了人生的路。照太宗的意思,他被安葬在太宗的陵墓(昭陵)邊。

「魏徵」(580–543 C.E.),為我國歷史上最有名的諫臣,思竭其用,知無不言。

魏徵畫像

隋末亂世,他先曾追隨過瓦崗軍李密與竇建德,並未被重視。世民生俘竇建德之後,魏徵居住在長安,由太子建成手下的王珪推廌,奉新主建成。

魏徵是一位深思、有遠見的臣子。他預見東宮(太子)與秦王府的不合將轉為流血鬥爭,曾對太子建議除滅秦王世民的三個階段:

1.攏絡朝中大臣與李淵的幾位寵妃;

2.設法調離秦王的武將與謀士,使其孤立;

3.待機誅殺秦王。由於齊王元吉與太子合作,在玄武門之變前,前兩個階段已近完成。

玄武門之變後,魏徵被俘,被帶到世民殿中。世民很氣忿,問他為什麼在兄弟間挑撥並建議謀害。魏徵沒有畏懼地答道,假如太子建成早聽他的話,就不會有今天了。世民欣賞他的耿直與才能,不記前仇,決定委以重任。

他在貞觀年間,先後對太宗上諫了兩百多次。他是太宗的諫議大夫,後升為宰相。有幾件與上諫有關的事可以一述:

「與民爭女」:貞觀二年,長孫皇后物色到一位鄭姓女子,年輕花容,欲收為妃子,太宗大喜。魏徵得知此事後,對太宗說,你欲收為妃子的美女雖未出嫁,但已有婚約。若納為妃子,會影響皇上的聲譽,百姓會認為這是仗勢與民爭女。太宗只得說,若所說屬實,就取消納妃。這一番早朝的諫言,說得直爽而不太顧及太宗的面子。太宗回到後宮,覺得美女未得還被訓了一頓,氣忿地對長孫皇后說,魏徵處處為難,將來會找個機會辦他。長孫皇后就很莊重地勸說:「……恭賀皇上有魏徵那樣忠直的諫臣,大唐的江山可無憂了」。長孫皇后的話使太宗氣忿全消。

「徵兵拒簽」:太宗即位後,為了節制自己的權力與達到分層負責的效果,於貞觀元年(627 C.E.)規定,政令執行必须主管加簽。不久,因兵源不足,大臣封德彝建議徵召十五歲強健少年(當時徵兵年齡须達十六歲)。太宗聽取其建議,可是命令達到門下省,魏徵拒不簽字。太宗得報大怒,招魏徵入宮厲聲說:「……我已決定的事,你為何不同意?」魏徵冷靜地解釋,他的要點是:如果將湖水放乾捉魚(竭澤而渔),明年就沒魚可捉。如果將樹林燒了打獵(焚林而獵),明年就不能打獵了……。這意思是,今年徵招十五歲的少年,明年十六歲的也招不到了。太宗認為說得有理,便將原令撤消。

人與人的關係是「習慣成自然」。太宗每次見到魏徵都是被批判,久而久之,對這位大夫既怕麻煩也有敬畏之情。

下面就是一例:

「鷂死懷中」:有次太宗把一隻鷂(獵鳥之一)放在肩上,遠遠見魏徵走來。他想如果鷂被看見,一定會批評他玩物喪志了。於是將鷂強壓在大袍裡,等議事完畢,魏徵離去,鷂已死在懷中,自己皮膚也被抓傷。

魏徵病逝時,太宗悲慟至極,對侍臣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殁,朕亡一鏡矣!」

太宗「不記前仇,公私分明,胸襟寬闊似海」,在與魏徵的互動上表現得最深刻,因為魏徵不但是收於敵對一方,而且曾經設計謀害他。古今有幾位統治者為了治國去重用一個曾經獻策去謀殺他的人?太宗的另一表現是「謙恭」;一位被尊為「天可汗」的君王,甘心接受一位文臣的批判。太宗容忍這位諫官,除了是一面可貴的鏡子,還有一個主要原因,下節再說。他與尉遲恭是君臣,也是朋友。他與魏徵是君臣,也是師生。

三.唐太宗的政治智慧與對唐朝的影嚮

談到「智慧」,人們多會連想到古希臘哲學家 Heraclitus(540 B.C.E.–480 B.C.E.)的一句名言:「豐富的知識不能教人智慧。」(Abundance of knowledge does not teach men to be wise.)世界上聰明人不算少,但有智慧人就太少了。智慧有不同的類型,在此只一述「有智慧的政治家」(或說政治家的智慧)必須具備的兩個要件:

1.了解人的弱點與優點,並有自知之明。

2.在大局變化時,有鳥瞰全局的能力,並能透視問題的核心。

太宗在五年之內,消滅北方群雄,統一中原。他有「鳥瞰全局」的要件,比較容易看出來。

在第一個要件中的「有自知之明」很難。人的眼睛只看到別人,看不見自己。正如耶穌所說:「你看見別人眼中的刺,卻看不見自己眼中的樑木。」正如前述,太宗重用魏徵的原因之一,是在提高他自身的「自知之明」。

太宗是一位思想深刻的領袖,從他與大臣戴冑談論君臣間誠懇一事可知。他對戴冑說,大臣都對他很恭敬,不知怎樣可以分別出誰是真誠的。戴冑提議可「詐怒試臣」:在早朝時,可假裝大發脾氣,若有大臣挺身出來說太宗不應這樣暴燥,那就是真誠的。太宗回答得很清爽:「這方法雖好,我卻不應採納;如果以詐術去試探別人的誠心,自己已先失去了誠心。」

從太宗深刻的一面,可以去推敲他容忍並接受魏徵的另一個原因。

人基於個性與背景有異,一生追求的重點不同:有人追求財富,有人追求權力,也有人追求詩情畫意……。追求權力的人一旦達到目的,會影響到千萬人的生活甚至生命。追求財富與權力的這兩類人免不了一個「貪」字。大商人總想賺得全世界;統治者則想達到「君權神授」,為所欲為,他的命令就是法律。可是,權力是有腐蝕性的,正如 Lord Acton(歷史學家,1834–1902 C.E.)所說:「絕對權力會絕對地腐化」(Power tends to corrupt, 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例子太多了,不必到古代去搜尋。在二十世紀,史大林獲得無上的權力之後,稍有猜忌就大開殺戒。在「大整肅」(the Great Purge)期間(1936–1938 C.E.),每天有一千人以上被處死,包括中上層的軍官、黨員,與知識份子。希特勒大權獨握之後,殺的人比史大林更多十倍。令許多人詫異的是:希特勒是 1933 年德國民選的總理(Chancellor)。這例子說明,人治與法治是相輔相成的。

歷史上極少看見一位統治者會認為自己的權力太大,應該有相當的制約。太宗在登基之後,已獲得絕對的權力。他的兩項措施,一是規定政令執行必须主管加簽才有效,二是尊重並接受諫臣的批評。優秀的中國諫官制度,意在防止權力的腐化,並在太宗時發揮了最高的功效。在了解與防止權力腐化上,唐太宗表現了最高的政治智慧。

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陜西壺口瀑布,張嘉蘭攝於 2015

太宗與唐朝

一個組織(包括公司、學校及政府)的作為與風範,多深受其領導人的影響。如果一位公司的領導者清白坦誠,久而久之,他的性格會形成公司的性格。在美國討論到領導人的重要性時,人們常引用愛默森(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 C.E.,學者、詩人)的名言 ——「An institution is the lengthened shadow of one person [man].」照這句名言的意思,唐朝就是太宗長長的身影,他的形象延長了;這形象是:直率勇敢,尊禮守法,崇文尚武並扶助弱小。

中國人千年來常稱自己是「漢人」或「唐人」,這兩個朝代於文治武功上都有卓越的成就,可以引以為榮。可是,今天的中國人有「唐人」的形象嗎?如果答案是「不像」,希望有一天可以重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重建是長遠的努力,同時,「心理建設」的挑戰,將遠遠超過「物質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