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親來美瞬滿十四年了,這裡是一個民主、自由、進步又富強的國家,尤其美西四季如春,氣候宜人,我能定居在此,深感幸運。但向遠方眺望臺灣,對那視為第二故鄉的一切仍魂繫夢懷。現代交通雖然發達,美、臺間十三小時飛機直航仍太費時無奈,常想如能像過去由高雄回臺北週末度假多好。
不過在這種於異國居住養老的情狀下,十餘年來我仍平均一年回臺一次,選擇秋天以躲避寶島的炎夏。到臺以後,訪友、小吃固為要務,探新也是我所願,因為臺灣的進步和變化正是我們期盼和樂見的。
我曾親眼看過許多建築工人辛勤地為捷運打拚,現在已次第通車,創造了臺北交通新紀元。此外,陸橋、高架路、信義新區、101 摩天大樓都一一浮在眼前。但實質有深度內容的東西則需一一探尋,於是我去了林語堂大師墓園,西門町紅樓,臺北光點(臺北之家),臺北故事館,牯嶺街小劇場等等,所得印象各有千秋。
去年(2003)為紀念母親百年冥誕,二弟特由大陸武漢來臺,事後由三弟邀請並招待我們同遊阿里山。我於 1975 年曾登此山,此次再去,中間相距己有二十八個年頭了。
阿里山在十九世紀末,因檜木的蘊藏量豐富而被開發,又因其天然景色出色,自日治時代迄今都列為觀光勝地,所謂山上五奇如日出、雲海、晚霞、神木、登山小火車皆名聞遐邇。此外依資料介紹,四季景色亦隹,各有其特色,如花團錦簇,櫻花尤其燦爛,夏季徜徉森林,清爽宜人,秋日乃觀賞日出、夕陽、晚霞、雲海之最佳季節,冬季楓紅層層,落葉繽紛。更提示有心登山者須配合時令,各取所好。
此次在二十八年後再次登山。次日在晨曦中攀上高峰觀賞日出,在期盼中果然如願以償,那日出時分分秒秒的變化由微弱而至萬丈光芒的景緻,令我這支禿筆難以形容,只有讚美。這是我生平首次看到日出,深感不虛此行。
第二次再遊此臺灣著名的景點,不免與前次相作比較:
一.當年神木己成過往風華,令人不勝唏噓,所謂「萬物終將結束」,信然。不過阿里山仍有不少高齡神木,宜予宣揚。
二.上山火車據悉此型小火車在世界上僅有三國擁有,阿里山者有三次螺旋環繞,第四次以 8 字型駛離,再以「之」字形前進,尤為罕見。不過見那陳舊車廂,安全令人擔憂。
三.旅館及餐廳。前次沒有訂到阿里山賓館,此次如願住入,雖仍居高檔,但己成所謂中古級矣。令人驚訝者遍山尚無一個現代化高水準之旅館,飯館多為小店。凡此皆有礙於觀光事業之發展,政府及民間應予重視及努力。
阿里山風景現已列為國家公園,其天然條件較之世界各國並不遜色,但在硬體設施方面予人感受是古老又陳舊。回美以後看到一項令人鼓舞的消息,即觀光局為配合 2008 年觀光倍增計劃,舉辦了四條國家級風景線競圖活動,阿里山將於奮起湖站區建造一座臺灣網狀木造橋,這是臺灣最漂亮的橋,也是世界級的。故兩年內阿里山將要變臉,吾人拭目以待。
由阿里山回臺北之後,朋友邀我去淡水一遊。此行非去看海,而是去參觀一個鮮為人知的博物館 — 十三行。
這是一個遺址博物館,位於臺北縣八里鄉,在淡水河側。館內遺跡最初由一位空軍少校發現,民國 79 年(西元 1990)政府擬於八里興建污水處理廠時再發現地下物,因而有「搶救十三行遺址」事件。嗣於 81 年奉行政院核定成立十三行博物館,歷多年建築完成,於 93 年正式開放。
由於出土之文物並不太多且體積不大,所陳列物品雖不雄偉但卻細緻,其單元分青銅鈴鐺、珠飾、青銅刀柄、人形陶偶、青銅錢幣、雕花陶罐等等。又據史料記載,十三行人生活距今 1800 年前到 500 年前,係臺灣唯一使用煉鐵技術之史前居民。另推測十三行人可能是臺灣凱達格蘭族人的祖先。
除常設展品外,我尚參觀了兩項特展。一是名為「一個屋簷下」之伊班族特展,按馬來西亞砂勞越的伊班族(Iban)與臺灣原住民同屬「南島民族」。此一民族共有二億人,分佈範圍西起馬達加斯加島,東至復活島,南抵紐西蘭,北到臺灣。廣泛而言,臺灣人都是南島子民。另一是名為「揚起塵埃」之當代澳洲原住民文化節慶攝影展,透過由四個主要文化節慶所拍攝作品,描繪今日澳洲原住民和托勤斯島民多樣化的生活風貌以增加各界對原住民之重視。
值得一提者是此館的主體建築。本館建築係以「船」為主體造型,表達當初十三行人乘船來臺之意念,立意新穎,曾獲「臺灣建築獎」及「遠東建築首獎」。不過以整體觀之,形像固然奇突,施工則嫌粗糙,如能加以整飾,賦予精美之外觀,則將有助於臺北縣觀光事業之發展。
據悉位於淡水河入海口西南岸之淡水港已易名為臺北港。站在十三行博物館的最高點,遙望那正在建造中的港口正欣欣向榮,屆時基隆港及高雄港將不會專美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