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黃鶴樓探謎》之三:白雲千載之謎
-晴川指長江還是漢水?
-晴川有未有什麼變化?
黃鶴樓位在黃鵠山西臨長江的黃鵠磯上,面對長江和漢水的匯合處,此段長江由南向北滾滾而過,漢水由西向東奔流而來。崔顥在黃鶴樓上所吟的「晴川」指長江,指漢水,還是兼指兩者,這還是個謎?
歷代以來,多數人認為晴川是指長江。明嘉靖中期,漢陽知府范之箴在漢陽龜山東的禹功磯上修建了一座晴川閣,與黃鶴樓隔江相望,就是表示晴川是指長江的。《湖北舊間錄》有詩寫晴川閣道:「大別山頭一閣雄,嵐光樹色遠連空。窗涵夢澤三秋水,袖拂蘭台萬里風。」把晴川閣、漢陽樹和長江三者風光融合在一起了。
然而,也有一些人認為晴川是指漢水。明弘治進士徐楨卿《將發夏口》詩云:「鸚鵡洲邊生暮煙,旅人南望思依然。盡道巴陵湖水闊,秋風莫渡漢陽川。」夏口為漢水口,漢陽川應指漢水。清康熙四十四年(西元 1705 年),漢陽知府劉建在古名夏口的漢水故道河泊所旁修建了晴川書院,和明代在武昌修的江漢書院一起是武漢三鎮最早書院。清光緒二十九年(西元 1903 年),改為漢陽府中學前堂。辛亥革命後,一度改名晴川中學。這種表明,晴川是指漢水故道。
還有的書籍,說晴川是指江水和漢水一起的景色。
江水是一眼就可以看到的,而漢水能不能看到,則要看漢水是在大別山(龜山)之南入江,還是在山之北入江?因為黃鵠磯並不與禹功磯正面相對,黃鵠磯偏南,禹功磯偏北,黃鶴樓上只能看到大別山南麓的景色。
從史志記載來看,有漢水在大別山之南入江的。如《尚書.禹貢》上記:「至於大別,南入于江。」《水經注》引《地說》云:「漢水東行,觸大別之阪,南與江合。」又云:「沔左有卻月城,……昔魏將黃袓所守。」《水經注》將漢水稱沔水,沔左就是漢水的北面,卻月城是東漢建築在漢水之北的大別山(魯山)的第一座城堡。以上說明漢水在大別山之南入江,是在大別山南的卻月城之南入江。又云「漢水曲入江,即夏口矣。」「夏口一曰沔口矣。」夏水為江水在江陵的分流,過華容、雲杜入於沔,在大別山之南,和沔水一起由山南入江。故漢水在山南的入江之口,名沔口和夏口。以上是南北朝的記載,至宋、元時期,仍是如此。南宋朱熹說漢水在漢陽軍大別山西南入江,宋末元初胡三省注《通鑑》:「漢水與江合于魯山西南。」從隋大業二年改漢津為漢陽縣,唐武德四年築漢陽城,都因在漢水入江處之北,按「山南為陽、水北為陽」的原則,而名漢陽。
也有史志記載,漢水也在大別山之北有入江口。如唐《元和郡縣誌》在沔州漢陽魯山條寫:「魯山一名大別山,在縣東北一百步,其山前枕蜀江,北帶漢水,山上有吳將魯肅神祠。」宋《輿地紀勝》漢陽軍寫:「漢水入江乃今漢陽軍之大別山之北漢口是也。」《大明一統志》漢陽縣大別山條寫:「大別山,在府城東北漢江右。」漢水山北入江之口名漢口,明以後漢水襄陽以下也稱襄河,其山北入江之口,也稱襄河口,也是一口兩名。
另外,在漢口以北仍有漢水口。《水經注》江水經過魯山後,「江水左得湖口,水通大湖,又東,合灄口,水上承沔水於安陸縣,而東經灄陽縣北,東南注于江。」漢口以北的漢水分流,始自大別山西漢水郭師口處,經漢口以北的後湖(也稱小襄河),分由湖口(也名沙口、堤口,在今漢口一元路)和灄口(今漢口諶家磯)入江。
根據水文地質勘探,漢水下游漢陽一段,屬分流分議繁多的辮關河型,所以出現了漢水多口入江的情況。隋大業二年置漢陽縣,其縣名說明漢水在漢陽之南入江,唐武德四年分漢陽縣之西置汊川縣(後改名漢川縣),其汊川縣之名說明漢水在漢川縣和漢陽縣是分流分口入江的。
以上山南、山北和漢口北三處入江口中,在明成化以前,一直是以山南入江口為主的,其他二處是為輔的。但到明成化初年(西元 1465–1487 年),漢水發生大洪水,在郭師口之上,沖決右岸天然堤,向東直沖而去,經龜山之北注入長江,由於年年沖流,加上其他二口之逐漸淤塞,使山北之入江口擴大並成為唯一入江口,山南入江口和漢口之北的小襄河道淤塞作廢。也使漢口後南岸和漢水入江口北岸很快發展為街道,也使漢口鎮很快成為武漢三鎮之首和中國四大名鎮之一。《明史.地理志》上記:「漢水自漢川縣流入,舊經山南襄河口入江。成化初於縣西郭師口之上決,而東從山北注入大江,即今之漢口也。」清範鍇著的《漢口叢談》上寫:「自明弘治(成化後為弘治)後,漢水由郭師口直沖入江,漢口乃有停泊之所,貿易往來,始彙集如此。」以上就是漢水改道和漢口興起的歷史記載,有史為證。
明成化後和成化前,站在黃鶴樓上看江對岸的漢陽景色,因為漢水改未改道,顯然是不同的。唐代崔顥《黃鶴樓》詩中「晴川歷歷漢陽樹」的晴川,又是一種什麼景色呢?如果只指長江,就不符合實況和詩意了。
黃鶴樓高臨江邊,面對沔水和夏水的入江口。看江水是俯看和近看,看對岸是平看和遠看。看江水不分陰晴,都可看得清清楚楚,看對岸則晴比陰好,晴天才能看得清楚。詩寫「晴川歷歷漢陽樹」,顯然是在晴天看漢陽的漢水和樹。川者,多條水道並流也。如四川省長江從宜賓到奉地一段稱川江,因為有岷江、沱江、嘉陵江和黔江注入長江。漢陽縣和漢川縣本是一縣,因為分流太多,故分出汊川縣,這指漢水為川水也。這句詩就是寫對岸漢陽,就是在特定的晴天天氣下,把對岸漢陽的河道多和樹多的特點寫出來,也看得出來。反之只看江水,就不需要晴天,也看不到特色,無什麼詩意了。[下一篇:《黃鶴樓探謎》之五:漢陽樹之謎]
同一系列:《黃鶴樓探謎》之一:昔人和仙人之謎
《黃鶴樓探謎》之二:黃鵠和黃鶴之謎
《黃鶴樓探謎》之六:芳草萋萋之謎
《黃鶴樓探謎》之七:鸚鵡洲之謎
《黃鶴樓探謎》之八:煙波江之謎
《黃鶴樓探謎》之九:黃鶴樓之謎
《黃鶴樓探謎》之十:武昌城之謎